钻石恒久远,目前,中资银行债券看上去也是如此。
中国银行股份上周发行了人民币400亿元(约合60亿美元)的永续债,为中资银行首次发行此类债券。这批债券的收益率为4.5%,获得两倍超额认购,意味着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永续债发行。今后发行人的身份以及募集资金的用途应该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给这批永续债保驾护航,中国监管机构在发行前一刻采取了一些措施。上周四,这批债券的一级交易商获准用这批永续债换入流动性更强的央行票据。永续债持有人可将这批评级为AA或更高的债券用作各种央行贷款工具的抵押品。上周,中国保险公司也获准购买永续债,这些保险公司最终成为中国银行这批永续债的大买家。
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政府在充实银行资产负债表方面变得越来越有创意。随着中国银行等大部分银行股价跌破账面价值,发行新股并不可行。出于监管目的,永续券被视为股权对待,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中国央行表示,交易完成后,中国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可提高0.3个百分点。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1.99%的健康水平。
虽然这次筹资可能对中国银行有帮助,但中国政府的主要目的可能是为这个新市场树立一个正面的先例。毕竟,存款不足、严重依赖批发市场融资的中国中小型银行才真正需要新资本。不过,不管中国央行为未来买家提供何种支持,投资者当然希望获得比持有中国地方银行超长期债券4.5%年收益率更高的回报。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所有这些新资本将如何使用。一方面要充实饱受不良贷款困扰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另一方面现在需要规避的是,为臃肿的国有部门提供更多贷款,却以牺牲中国更具活力的民营企业为代价。如果不进行改革促进更有效的放贷,不管银行筹集多少资本,资本长期错配,这个中国真正一直存在的问题只会恶化。
来源:华尔街日报 译者:Coral Zhong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