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关将至,中国的银行急需资金
过去10年,中国主要依靠信贷增长为其经济提供资金。而现在银行感受到这种放贷狂潮的限制,需要在未来几年筹集大量资本。
中国应对这一挑战的方式将决定其经济的健康状况。中国金融体系的总资产为267万亿元(合39.4万亿美元),以这个为衡量标准的话,还拥有着全球四大银行,因此中国的金融体系并非孤立运作。无论中国发生什么,都会对全球产生影响。
根据野村控股最近的一份报告,2018年,中国的主要银行提出或宣布计划筹资3430亿元。这比瑞银集团的预测少一点,去年瑞银集团表示,根据目标资本充足率,这些银行将需要1万亿-3万亿元。这两项预测都没有计算四大银行需要多少额外资金才能在2024年前满足巴塞尔协议III (Basel III)对系统性重要机构的要求。
根本问题在于该行业面临相互矛盾的压力。尽管2018年有关于去杠杆化的说法,名义GDP增长放缓至9.7%,但未偿贷款总额增长了13.5%。为了提振经济,中国的银行放贷远远超过了存款的增长。自2016年初以来,贷款余额增长41%,存款仅增长29%。这使资产负债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的资本充足率从两年前的13.4%提高到13.8%。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政府一直依赖于银行,一方面吸收影子银行的资产累积,另一方面继续放贷,以推动依赖于投资的经济增长。2018年新增贷款比新增存款高20%,预计今年也会出现类似趋势,因此资本正变得越来越紧张。过去一年里,几乎每一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都伴随着央行的巨额还款。换句话说,银行向自己借钱是为了偿还给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根本没有能力在没有额外资本的情况下继续大量放贷。
因此,中国的银行和监管机构需要制定筹资计划。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上周四,央行宣布了通过发行永续债帮助银行筹集资金的措施。无论官员们是否也考虑发行可转换债券或二次发行(仅列举其中几种可能性),他们都需要加快审批速度,并鼓励企业更迅速地解决其资产负债表上的弱点。等待经济放缓或外部事件来筹集资金不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银行资本水平或许不会成为头条新闻,但继续以快于存款的速度放贷,并降低缓冲经济放缓的能力,只能持续这么长时间。监管机构需要在这个问题变成危机之前解决它。
来源:彭博,译者:Vanessa Chen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