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与欧盟之间的交流频繁。继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后,7月12日,第十八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比利时举行。中国商务部称,双方将在为期两天的谈判中力争取得尽可能多的进展。
7月10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后达沃斯时代的中国——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从不同行业的欧洲在华企业角度,分析了18个月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成就。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何墨池在会后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时说:“我们看到,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过去18个月的改革步伐,确实是大大快于以往。总体来说,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是非常认真的,但是也要加快速度。”
何墨池同时也指出,中国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他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他期待下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双方交换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关于市场准入的出价。
经济观察报:自达沃斯论坛以来,中国已经承诺做出改变,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您感受到了哪些领域的切实变化?
何墨池:我们看到,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过去18个月的改革步伐,确实是大大快于以往。一共有四个领域进展得尤其突出,包括环保、消费品、地方营商环境和研发环境。
首先是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能够继续下去,拓展到其他的经济领域,这将表明一个清晰的经济信号,那就是中国确实要致力于营造一个非常公平的营商环境。如果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市场就没有办法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当然环保执法力度加强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的中产阶级现在日益需要一个更高品质和更好的生活。
改革推进的第二大重要领域就是消费品领域,这也和消费者需要更加安全、更好、更低关税的消费品有关。中国的中产阶级有5亿人口,每天的收入是十到二十美元。一个定义中产阶级更好的标准是,他们选择消费品的时候不仅仅是依据价格,他们可能更加看重的是品味、质量、自我表达和安全。我们看到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在不断发展,比如上海,上海带头制定了食品安全标准并与国际接轨;另外在深圳,也采取了类似方式加强了对消费者的保护。
其次,针对一些地方营商环境的变化,我们让各个分会与各个地方进行交流,比如说在国务院的5号文和39号文发布之后,地方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执行有关的政策,在报告中也有评估。其中,华南地区是最为领先的。
最后,在研发领域我们也看到了非常积极的进展,主要是在日常经营的领域。我们看到,中国的签证政策对外资企业有所放松,使得外资企业能够招募各国不同年龄、阶段、经历的人到外企工作。此外,在研发投入方面,税收方面也不断有优惠的政策。
经济观察报: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否足以给欧盟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何墨池:这个问题要分行业来看。在过去的十八个月里,医药行业可能是发生变化最大的行业。改革和开放体现在程序上的简化,从药品的注册、进口程序到降税,实实在在在发生变化,使得外企的药品注册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也加入了更多的创新药。现在外企在做药品通关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测试方法,而不像从前必须要国家强制的一些检测机构来完成。另外,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但现在这些癌症药物的进口关税也被取消了,而且这些优质药品的增值税从17%降到了3%。还有很多中产阶级喜欢的产品的进口关税也在不断下降,比如说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饮料,牛油果和奶酪等。
经济观察报:对于中国在金融等领域的市场准入的开放,您有什么看法?
何墨池:市场准入的放宽不仅仅是取消股比限制。中国有很多大型的银行,总体来说,在中国这个市场上,银行的数量并不是特别多。中国的银行仅仅是在中国的市场内发展,它的规模就已经超越了世界上绝大多数银行。如果在中国银行买百分之几的股份,这个金额也已经非常惊人了。另外我们也听到中国金融业的领导也说,希望外资金融机构能够更加深度地参与中国的市场竞争,这样才能够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我们希望,外国的金融企业能够在一些合理的领域做出贡献。包括一些跨境服务、境外服务、全球市场等领域。在这些领域我们确实希望可以控股或者占较大股份,同时需要市场许可才能实现。银行业的开放在当时宣布的时候是非常高调的,但是如果需要银行业更加开放,还需要取消更多的监管障碍、减少企业报告方面的负担、跟上许可方面的配套措施等。
中国的市场准入开放我们非常欢迎,但是如果没有一些配套监管措施的话,具体的成效可能非常有限。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非常迅速地解决这些监管障碍。
经济观察报:6月28日,2018版全国负面清单出炉,清单条目从63条减少到了48条,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是否有更多企业愿意进入中国?
何墨池:上一次评论负面清单的时候,我们对国际石油公司只能在中国建30个加油站的规定是不满的,现在最终全部放开了,我们表示非常欢迎。目前已经有大型石油公司在了解进驻中国的可能性。
经济观察报:您如何看待贸易争端?您认为是否会有转机?
何墨池:关税是施加给消费者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消费者承受了代价。很多企业认为全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此他们在布局生产体系的时候都是布局全球价值链和各个大陆的分销体系。有了关税之后,企业的盈利水平会被直接影响,所以他们需要在各个地区之间做生产布局的一些调整。比如说,一些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全球供应链,来把关税影响降到最低。还有一些会员企业,经常召开危机工作会议,来减缓这些措施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企业说,他们在中国获得了一些新的合作企业,这些中国企业没有和美国企业合作,而是和欧洲企业合作。当然,我们也不是希望这种方式获得合同。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公平的竞争来获得合同。
中国从全球的经济体制中受益,中国来维持全球经济体系也是符合中国的利益,作为企业来说,我们也希望全球经济环境继续完好无损地运行下去。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是要做好心理的建设,另一方面是中国要进一步改革并且发出明确的信号,即进一步化解矛盾,深化改革开放的议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