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也纷纷晒出2015年经济成绩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6年地方一方面下调GDP增速目标,同时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已成地方两会的大热词汇。地方就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供给侧改革,在多个层面进行了部署,特别是能源大省山西、河北、宁夏等地,均公布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行业和具体数值。
多数省份下调增速目标
就目前已经公布的省份来看,首先,从速度来看,重庆以增速11%领跑全国。
从规模来看,2014年GDP排名前十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四川、湖北和湖南。其中,广东和江苏超过6万亿元,山东、浙江、和河南介于3万亿元和6万亿元之间。河北为29421亿元,辽宁为28627亿元,四川28547亿元。
至2016年1月21日,四川宣布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30103.1亿元,增速为7.9%,河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河北GDP破3万亿。辽宁前三季度GDP以2.7%垫底,其2015年的GDP规模,进入3万亿方阵并不容易。
紧跟四川的湖北和湖南,2015年的GDP也逼近3万亿,分别是29550.19亿元和29047.2亿元,GDP增速分别为8.9%和8.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2016年的经济增速目标来看,大多省份和去年一样,继续下调增速目标。其中,河南、江西、甘肃确定2016年经济增速目标分别是8%左右、8.5%以上和7.5%,均比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有所下调。
此外,继上海2015年淡化GDP目标后,黑龙江、吉林2016年将采取设定目标区间的方式,将目标分别设定在6%-6.5%和6.5%-7%。地方均提出,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地方启动供给侧改革
同时,供给侧改革成为地方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热门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已公布的去产能计划中,山东、山西、河北、宁夏、辽宁提出了较为具体的目标。
其中,山东称,已停止对“僵尸产业”的输血,省内448家约有80%“僵尸企业”将停产。传统能源大省山西,则提出要重点加大煤炭、焦炭、冶金等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其中,晋煤古矿将分流千名员工。
1月13日召开的山东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表示,山东要围绕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炼油和轮胎8个行业进行过剩产能化解和脱困发展,这比全国标准的6个行业多了炼油和轮胎。
根据河北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到“十三五”末,河北要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2亿吨、2亿重量箱左右。同时2016年内要压减钢铁产能1000万吨,未来4年去钢铁产能达1.2亿吨。
宁夏则提出,两年内将淘汰水泥产能500万吨,预计到2017年,宁夏产能利用率将从50%提高到80%。东北的代表辽宁提出到2017年要全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
地方多地对清除“僵尸企业”展现绝不手软的决心。其中,甘肃、山东、新疆表示将因企制宜进行产业重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甘肃主要通过清理水泥“僵尸企业”去产能。山东则要“一企一策”分类制定“僵尸企业”的处置方案。新疆自治区经信委主任胡开江在新疆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对于水泥要错峰生产,并制止钢铁等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控制先进产能;坚决关闭落后产能,对重点行业要进行产能融合,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据新疆当地媒体报道,1月5日,乌鲁木齐正式开工拆除8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
在已公布新一年经济布局的中部省份中,湖北、湖南、江西均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要“加减法”并举化解过剩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湖北统计局获悉的《湖北省2015年统计报告》提出,要坚决清除无效供给,挖掘潜在供给,创造在医疗、教育、金融、交通、通讯等多领域的新供给和新需求。
湖南也提出相类似的规划。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还特别提到,湖南的“减法”将淘汰1000家以上的产能过剩规模工业企业。此外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经济工作会议上也表示,江西在深化供给侧改革上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重在产业转型升级。
江西社科院副院长麻智辉认为,各地的去产能计划都是基于各地情况提出,可行性较高。“以江西为例,虽然产能过剩、企业成本不断提高的可能性确实有,但总量比较少,所以”十三五“期间江西则着重以产业升级转型,打造重大产业集群为发展方向。”麻智辉说。
中部省份一位统计局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正在研究供给侧改革的一些具体落实方案,仍处在学习落实中央政策阶段。
他对基层落实去产能和关停僵尸企业表示忧虑。这位统局人士认为,一些地方政府还是在沿用过去的老思路,希望通过招商、投资来拉动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落后地区。
湖北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地方供给侧改革主要把原有存量盘活,调优,虽说要多兼并少破产,但该破产的还是要破产。”
他同时表示,强调供给侧改革并不代表可以忽视需求侧,而要供需两边均衡发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