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中企在埃及投资运营主要面临三大风险

北京
2017-05-26 11:39

已收藏


埃及政治局势今年总体呈平稳发展态势,政府、议会和司法“三权”间的关系是埃及政坛2017年的焦点问题。埃及将靠拢三权分立式的西方民主,还是走向“大政府”模式,塞西的选择令人瞩目。

经济领域,埃及在2016年进行了若干重大经济改革,包括减少燃料和电力补贴,引入增值税,并允许官方货币埃镑汇率自由浮动。在政府进行上述改革前,埃及经济已陷入巨大危机,埃及专家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政府的一系列改革十分必要,通过改革获得的IMF资金支持也不啻对国民经济“紧急输血”。究竟是政府的经济改革初见成效,还是中低收入阶层陷入经济绝境继而引爆社会矛盾,这是2017年埃及经济领域的主要看点。

安全领域,对于盘踞在西奈半岛的恐怖分子,埃及军队在2016年予以坚决打击。埃及军队退休将军、国家战略顾问塔拉特·穆萨拉姆向分析师透露,西奈半岛恐怖活动在近两年显著退潮,仅在拉法口岸,谢赫祖韦德和阿里什保留一些据点,然而这些地方仅占西奈半岛总面积的5%。
对华关系上,2016年是中埃建交60周年,两国共同举办了中埃文化年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埃及社会各界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加深,“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政治家和商人口中的热门词汇。两国央行12月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80亿元人民币/470亿埃及镑,有效期三年,显示中埃两国合作已深入金融领域。

目前在埃及投资运营的中企主要包括:负责经营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天津泰达集团,与埃方签署总额约为27亿美元合同参与新行政首都建设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承包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的中国国家电网。

中国企业在埃投资、运营主要面临如下风险:

其一,政策缺乏连贯性。例如,埃及政府于2016年修改了14年前的《经济特区法》,将经济特区内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由原来10%和5%的优惠税率统一上调为22.5%,直接推高了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内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埃及投资部和特区管理局并不支持增加所得税率,修正案是在埃财政部的极力主导下通过的,由此可看出变革期中的埃及政府部门围绕各项政策激烈博弈,“朝令夕改”的现象不时出现。

此外,在埃投资须经过埃及有关部委-内阁-议会层层审议,从签署合作备忘录到框架性协议再到正式合同往往耗时经年,最终能否通过议会还是未知数。即便能顺利走完全部流程,投资政策和大环境也往往在过程中发生改变,甚至再推进下去已不合算。

其二,语言及文化差异导致中企过度依赖中间人。许多中资企业和个体老板由于语言不通或不熟悉埃及当地文化习俗和法律法规,将大量核心事务交由本地中间人办理,最终受制于人。
埃及华人石材协会会长黄友灯介绍,由于大多数在埃中国商人并不了解埃及冗繁的官僚体系和办事程序,很多石材商往往采取与当地商人合作的方式进入市场,而到了需向政府部门注册时拿不出正式合同;或者合作的工厂主自己的法律手续就不完善,没办完就租给华商;或者埃及工厂主自己跟政府买地的分期付款没完成,很多法律手续需要华商自己去跑,严重影响注册的速度。目前协会50家有工厂的企业只注册了十几家。

其三,埃镑汇率波动降低利润。某国有车企埃及区经理表示,该车企自2014年进入埃及市场以来稳步拓展市场,正准备于2016年下半年加速发展时遭遇埃镑贬值,利润被极大挤压,又不敢涨价唯恐失去市场,以至于“每卖一辆车都在亏本”。

一名专为国内中小企业进入埃及市场提供中介服务的新疆籍华商也表示,埃镑贬值对瞄准埃及国内市场的中国中小企业尤为不利:“中国企业进入埃及,千辛万苦赚到一点钱,却换不成美元带出国:过去是因为官方美元供应不足,企业只得去黑市高价购买美元;现在埃镑贬值后官方自己干起了黑市,就是想方设法把外国企业的利润扒层皮。”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