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杨莉:对我国在非洲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

新华丝路网
2018-07-20 14:40

已收藏


东部和南部非洲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因此非洲是中国向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本文分析了我国在非洲“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探讨我国在非洲“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推进中如何进行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向世界提出的重要合作设想,给中非合作带来了新机遇。非洲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中非合作发展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条件,特别是东部和南部非洲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其中四次曾抵达现在的东非沿岸;南非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非洲国家纷纷期待同中国对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因此非洲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向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    

一、“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实施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以互利共赢为基础,旨在统揽政治、外交、经济,从陆、海两个方向连通欧亚非。非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陆,陆地面积3029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53种矿产和一些稀有战略资源,可耕地面积开发利用率只占27%;人口总数超11亿,预计2050年达到25亿,其劳动力人口将在2034年前超过中国和印度。丰富的劳动力人口资源、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日益增长的消费力水平等因素,都使得非洲经济增长前景喜人。同时非洲国家普遍渴望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急需外来投资和技术转让,热切期待学习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当前中非合作发展迅猛。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功举行以来,峰会成果正在得到快速全面落实,已有一大批早期收获。2016年,非洲首条全套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通车,尼日利亚阿卡铁路投入使用,东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桥基甘博尼在坦桑尼亚正式通车;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的蒙内铁路在2017年试运行。刚果(布)黑角经济特区启动前期规划,坦桑尼亚港口综合开发取得积极进展,遍布非洲各地的一大批工业园建设稳步推进。首批资金为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已经设立,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50亿美元增资已到位,向非洲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人力资源培训、中非新闻交流中心项目、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中非民间友好行动、中非青年互访计划、开通更多中非直航航班、与非洲国家新签本币互换协议、新派医疗队赴非开展工作等一批务实合作举措顺利实施。

我国在非洲“一带一路”的建设,应以点带线发展、以线带面发展。先在北非选择埃及和摩洛哥,东非选择肯尼亚、埃塞尔比亚和吉布提,西非选择尼日利亚、加纳,南部非洲选择南非等国家,然后普及到北非、东非、西非、南部非洲,再普及到非洲大陆。

二、我国非洲“一带一路”建设中先行的中资企业

我国在非洲建设“一带一路”,进入非洲的中资企业是先行军,是晴雨表。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持续增长,非洲现有的54个国家和6个地区中,中资企业已经基本覆盖其中,投资方式多样化且投资方向有偏向性。非洲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第二大市场,能源电力和交通运输两个行业占据了市场绝对比例,进入非洲的中资企业主要从事工程承包、采矿业、制造加工和商品贸易等。涉及农业、基础设施、加工制造、资源开发、金融、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目前在非洲投资发展的中资企业可分为几类:(1)发展非洲农业,如农林牧渔、粮食仓储和加工等的相关企业;(2)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参与非洲国家信息网络建设、运营和服务;(3)工程建设企业,主要从事公路、铁路、区域航空、路桥港口以及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4)以中广核为代表的能源类企业,致力于开拓非洲新能源市场;(5)制造业企业,在非洲国家投资建厂;(6)在服务贸易领域开展投资合作的相关企业;推动非洲文化发展的相关企业;(7)在非洲从事药品研发和医疗卫生领域合作的相关企业;(8)开发旅游业的相关企业;(9)从事非洲国家国内与国际间物流业的相关企业;(10)推动非洲本地金融业发展,支持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等等。

中非工业园和经贸合作区在非洲发展势头良好,一般是以大型企业为主,政府提供支持为辅。具体做法是由中国国家商务部牵头,与政治稳定且同中国关系较好的国家政府达成一致,然后以中国国内审批通过的企业为建设经营主体,由该企业与国外政府签约,在国外建设经贸合作区,再由该企业开展对外招商,吸引国内外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

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包括合资、跨国兼并、创建投资等多种方式,其中创建投资是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我国对非投资更倾向于资源寻求型OFDI,大多选择在非洲创办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非洲的农业及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水平落后,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这需求不只是非洲本地,也有更大的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的加工、冶炼工业,能充分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同时,创造的经济效益。

中国电建、中国重汽等企业在非洲的发展经验的总结有助于对我国在非洲“一带一路”建设,下面具体以中国电建这个大型企业进行分析。

中国电建是一家涉足能源电力、基础设施、水资源与环境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业务遍及世界102个国家,2016年在全球电力建设领域排名第一。中国电建是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的积极践行者,中国电建成员企业在东部和南部非洲市场30多年来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业务范围涵盖东部和南部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南非等26个国家。建成了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其中肯尼亚内罗毕至锡卡公路的“中国路”和赞比亚卡里巴水电站北岸扩机项目荣获2016年度中国境外工程最高奖。目前中国电建在东南非区域国家在建项目279个,合同总额近150亿美元,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同时为非洲发展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中国电建及其下属企业中国水电深耕肯尼亚多年,承建的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在肯各企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多次组织开展捐资助学、捐粮抗旱、保护生态等活动,树立了在肯中资企业良好形象,受到当地民众欢迎。

三、我国在非洲“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风险

从战略分析角度来思考面临的风险,应考虑下面因素。

(1)政治方面因素: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间关系、及受世界国际关系中的多边关系的影响;

(2)安全方面因素:非洲很多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如因国家的主权领土纠纷、边界问题,种族和宗教冲突、反政府武装的存在,恐怖主义造成的威胁,小规模武装冲突等地区安全问题;

(3)经济方面因素:非洲国家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引发了非洲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这也给外资在非洲国家的投资带来困惑;非洲经济贸易、投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缺陷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法律及政策执行方面因素:非洲国家法律法规涉及外贸、投资、税收、劳工、海关、外汇、保险等多个方面的健全性有待发展,且存在法律和政策方面执行上的障碍;

(5)金融层面因素:非洲国家金融体系不够成熟完善,且非洲一些国家属外汇管制国家,如何应对,人民币在非洲国家的国际化问题面临的困境等;

(6)社会文化因素:中国和非洲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社会互融性困难多;民众支持意愿、种族问题及文化的影响等。

(7)自然环境因素:充分考虑非洲自然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分析非洲不同地区地理条件对经济合作的要求和影响等。

四、我国在非洲“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在非洲的中资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

(1)中非合作体系的完善性欠缺。中非合作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能源、文化等体系虽然来之不易,但仍错综复杂,完善性欠缺,影响中非经贸;

(2)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的影响;

(3)政治转型的影响。一些非洲国家政党轮替、政府更迭频繁,政局变动,政策缺乏稳定性、延续性;

(4)恐怖主义、疾病和社会治安等安全风险总体较高;

(5)营商环境有待改善。非洲国家希望外来投资,但吸引和保护外资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优惠政策不配套、政府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普遍存在,税制不完善、法律环境不规范;

(6)外部经济环境冲击。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直接影响非洲能矿产品出口和国际社会对非投资的积极性,严重冲击了非洲国家发展势头;

(7)制约发展的瓶颈突出。当地资源有限,基础设施欠缺,配套服务不足,尤其是交通、物流条件和电力不成熟,资源匮乏,资金需求缺口大。原材料供应不足,熟练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短缺,难以保证为企业生产提供相应的配套设备或服务;

(8)非洲对欧洲的盲目崇拜。从欧洲数百年的殖民史就会发现,欧洲人对于亚非拉地区的殖民一般会采取比较取巧的侵略,因此非洲对欧洲有着盲目崇拜,这影响中国企业的进入,同时西方国家也加强对非洲施加影响;

(9)当地政府办事效率较低。非洲不少国家行政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企业的经营发展。政府部门官员存在比较普遍的腐败现象,导致一些中资企业在非的项目推进困难;

(10)贸易逆差严重。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影响所在国家的政策公平的持续性;

(11)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及外汇管制严格。非洲不少国家经济薄弱,外汇储备少,且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货币币值不稳定,一些国家通货膨胀较高,容易产生货币信用与金融风险,并且外汇管制严格;尤其是对那些创汇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来说,每当国际经济形势稍微有些变化,就可能导致汇率波动起伏大。

(12)企业难融入非洲当地环境。中国的一些理念和习俗不被非洲人接受,包括饮食习惯也会不被接受。

(13)非洲国家普遍失业率高。尤其是青年失业率是成年人的两倍,担心中国企业进入抢工作机会,或对中资企业要求提供就业机会的期望过高;

(14)劳动工人的使用条款及管理问题。一些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来非投资的外国公司或从事承包工程的外国公司,其雇用本地员工的比例不得低于多少百分比,但当地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达不到我国企业的要求,可能导致我企业经营效益受损;

(15)非洲当地市场存在进入壁垒。当地政府声称欢迎外来投资,但本地企业早早进入市场,在一些市场占据垄断优势,中资企业的进入更加困难。此外,一些非洲国家国内保护政策较多,商业合同中有不少保护本土企业的条款;

(16)非洲很多国家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缺乏理解。

五、政策与建议

对“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推进中互联互通的研究应结合非洲的特色进行。

(一)民心相通的建设

民心相通,相互理解与包容是中非经济合作的前提,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推进的基础。民心相通用关注学术界及高校的交往、加快非洲旅游业的发展、优先发展农业园、加快在非餐饮业的发展、医疗援助的普及等;另外像中国电建的捐资助学、捐粮抗旱等活动对民心相通的作用不可忽视。

(1)关注学术界及高校的交往。在非洲进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除了利用孔子学院来推广中国文化,关注非洲教育援助、人才培训外,更应促进非洲学术界及高校的和中国的交往和交流。现在中非学术界的国际会议、访问学者等学术往来仍有限。另外非洲一些国家已经有中国留学生在大学读书后毕业留在这些国家工作,这对民心相通起着积极的作用。

(2)加快非洲旅游业的发展。非洲有很多自然旅游景点,如肯尼亚、南非、埃及、摩洛哥、纳米比亚等国家,不但有著名的景点,而且安全实惠。中国应大力发展对非洲的旅游业,不但为民心相通创造条件,而且可以让中国和世界更加了解非洲,同时让非洲人收益。尽快支持开通某些国内地方省市的中非直航航班试点,促进中非旅游合作。先从非洲环境安全的国家开始,可利用个人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安全,以及问责制度四大类为非洲各国进行评分的易卜拉欣非洲国家治理指数进行旅游国家选择。

(3)优先发展农业园。非洲发展落后一定程度上不是自然环境的约束问题。我国在非洲优先发展农业园,使中国技术助力于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让中国不是扶贫济困而是联动发展这个理念逐步在非洲得到认可。

(4)医疗援助的普及。非洲的医疗水平普遍较低,对非洲国家进行医疗援助,是最实际且易接受的,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这个过程同时关注帮助非洲的医疗行业发展,帮助建医院,帮助培养医生。和中资企业联合,帮助提高药品的质量和数量。非洲年轻人居多,生育率强,关注提高出生婴儿的先天缺陷的排查率等等。

(二)政策沟通的建设

(1)制定顶层战略规划。国家应能对非洲各国的政局状况、经济运行走向、投资环境等深层次问题上做出高瞻远瞩的判断,从大方向上给予指导,做到国内的企业之间的政策沟通,更要做到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沟通。国内有关部门与非洲各国政府加强沟通,在关系贸易投资实际开展的关键性问题上能早日达成更多双边协定,在已签订的各类协定的基础上则加强明确操作层面的细节。

(2)发挥样板的作用。应充分利用已成功的中非合作大工程进行宣传,让非洲人讲自己的故事,容易推广,容易接受,容易形成非洲人眼中的规范,间接形成政策沟通。如非洲首条全套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通车,东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桥基甘博尼在坦桑尼亚正式通车等,这些重要基础设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作为典型样板进行推广。

(3)探讨如何鼓励由各省市各级政府牵头。各省市各级政府对管辖内的企业在管理、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了解充分,综合利用各自优势,支持更多所属管辖内的企业积极参与有优势互补的国家或地区对接性发展,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长远的互利共赢。

(三)综合措施

与非洲的我国自贸区、产业园、工业园的对接。我国在非洲的自贸区、产业园、工业园等海外园区,可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

海外园区为企业抱团“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降低运营成本。大量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面临着对当地政策、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企业单兵作战往往会加大其在当地的运营成本,海外园区相当于一个海外的“家”。同时海外园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同国家的园区属性不同,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再确定发展哪个领域的机会。使得资金、技术、劳动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埃双方共同建造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主要主导的产业为纺织服装、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新型建材及精细化工,总规划面积达9.12平方公里。可利用天津港、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加快京津冀城市群的企业走入非洲的步伐。

正在建设中的租借90年到99年不等的达之路吉布提经济特区,是一座功能完整的城市,由拉西亚半岛、七兄弟岛、奥博克等五个区块组成,七兄弟岛的地理位置尤其重要,其扼守红海与亚丁湾之间的曼德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达之路吉布提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启动,也让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非洲。经济特区的建设施工无需经过吉布提政府审批,从而使达之路吉布提经济特区具有“政府授权”、“长期租借”、“拥有排他性的自主经营管理权”、“立足特区辐射全东非”的鲜明特色。达之路吉布提经济特区可以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且对发展我国的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中尼经贸合作区,是由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管理,主要的领域为制造业、产品装配业、现代物流业、城市服务与房地产业,总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是由广东新广国际集团中非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和管理的,主要领域是家具、建材、陶瓷、五金、医药、电子等,其可以对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毛里求斯晋非经贸合作区是由山西晋非投资有限公司参与,主要是产品加工及物流仓储、商务商贸、教育培训、房地产、旅游餐饮、绿色能源等,可以重点对接山西、陕西等内陆省的发展。

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是由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投资管理,主要领域是冶金、建材、机电等。  

我国在非洲的海外园区很多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合作成果已日渐显现。另外,海信南非工业园、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标轨铁路及沿路产业带、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及沿路产业带、蒙巴萨经济特区等中非产能合作和产业对接项目正稳步推进,这些对国内企业走出去有着有利的条件,应充分发挥其在“一带一路”中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如鼓励中国金融机构赴非洲海外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各省各级政府组织企业去园区调研、对接项目,在国内利用各种宣传平台进行这些园区的宣传推广等。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