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股价低于面值”退市规定为何尚未发挥效力?

中国财富网
2018-09-06 09:40

已收藏


2012年A股祭出连续低于面值20天退市的铁法,至今还没有将一家公司铡落马下,总有公司能想出办法摆脱股价危机,这个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经验的政策,在A股似乎成了没有用武之地的摆设,而中弘股份最近的市场表现,反而让人相信,此条政策给了市场炒作的由头。

中弘股份因为业绩大跌,创始人也外走避险,股价低于1元多日。按照规定,连续低于1元20日就退市,市场认为这家公司一定会想办法,果然,前一段时间发公告要和加多宝合作,后来成了一场闹剧,股价涨了又跌,但有意思的是最近三日,在和加多宝的合作泡汤之后,逃散的资金又聚集起来,中弘股份昨日涨停终于站在1元位置上,退市又有了20个交易日的宽限。

尽管股价低,但因为股本大,中弘股份目前仍有84亿元的市值,谁能相信这么大市值的公司,仅仅因为股价低于1元就要被摘牌?处理的力度比那些因为三年连续亏损的企业还要大?即使暂停上市,经过一段时间整理,还可以谋求恢复上市。

市场正是考虑到种种不可能退市的因素,才去炒作中弘股份,越是快到1元以下20天的关口,炒作的气氛越浓厚。

连续低于面值20天退市这一政策在2012年出台,政策出台当年,就出了轰动性的新闻,有些B股公司纷纷大跌,跌破面值,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闽灿坤B,该公司股价连续多日在面值之下,后来通过6股缩为1股而解除危机。

最近一个仙股是*ST海润,发布完2017年度业绩大跌的公告后股价就连续跌停,跌破1元后并没有止跌的苗头,公司果断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一直停牌到现在还没有复牌。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到,仙股公司有不少办法避免退市,比如缩股,中弘股份和*ST海润都拥有庞大股本,缩股一下也未尝不可,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和*ST海润一样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等到有了好时机再复牌,有白衣骑士更好,即使没有白衣骑士,也有可能因为市场转暖而被投资者抬升到1元的安全线之上。中弘股份尽管引入白衣骑士失败,但还可以使用缩股术和停牌术。

出现仙股,有时是因为市场环境太差,有时是因为面临退市风险,股价跌到面值以下,但更多的暂停上市甚至退市股,在暂停上市和退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也会远远高于面值,这也算是中国特色。

2001年至2017年,A股退市公司有93家,基本上都是因为欺诈上市、亏损、财务造假等问题。A股在交易方面也有强制退市规定:如成交量、股价、股东人数低于某一数值时,将触发强制退市,但至今没有出现因此而退市的案例。

连续20日低于面值退市,和美股市场类似,2001年以来,纽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平均退市率为6%,纳斯达克平均每年有303家上市公司退市,平均退市率高达10%。美股每年退市数量甚多,有一半是主动退市,一半是被动退市。美股也有为了保持上市地位而缩股的情况。

国际市场的退市标准,一般都集中在总资产规模、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公众股东数量和占比、交易额等指标,当然还有是否违反法律、信披义务等。

在仙股是否退市上,港股也算独树一帜,香港资本市场注重自治。港股公司可以无限制的增发,拆分和合并,股本可以从几千万不停增发,发到几百亿,股价跌到1分,很多庄家通过配股和缩股赚取散户的钱,监管方对公司各种玩法不太做实质审查,认为市场会自我净化。

港交所也曾有过行动想改变这种面貌,2002年7月港交所发布细价股除牌机制咨询文件,包括提出将股价持续30个交易日低于0.5港元的公司从主板除名,结果引发百股狂跌,市值蒸发百亿元,除牌机制最终也没出台。去年老千股大跌,有传言称监管者将整治老千股,但此后也没了下文。

A股监管者规定交易价格要高于面值,规定一定成交量,这也是为了让优秀公司留下,落后公司退出,从而让市场优胜劣汰。从目前看,这些政策的威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反成为炒作由头,这不是制定者的初衷,也不会长期如此。市场长期演进,一定会出现不少股价跌破面值扶不起来的情况,这个政策就会发挥威力。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