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第12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暨资产管理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在会上指出,绿色金融对证券投资基金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2015年推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政策做出了部署,并首次提出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要求。2016年8月31日,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制定了金融政策目标,对“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制定了具体政策措施。这些都将对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又开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对证券投资基金业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我国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对绿色证券投资基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绿色融资需求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所必须的融资服务。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5年11月发布的《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具有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该报告核算的资金需求涵盖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修复、工业污染处理、能源与资源节约、绿色产品六大领域,涉及十六个子类,对2014年至2030年的绿色融资需求做了估算,分别为,并将资金需求划分为“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低方案”是按照2013年国家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和2013年达到的环境保护水平,以及当年投入的绿色金融资金。“中方案”是达到2013年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和2015年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高方案”是达到2015年国家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和2015年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该报告研究测算估计, 2014至2030年期间,“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下的我国绿色融资需求分别为40.3万亿元、70.1万亿元、123.4万亿元。如此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不是我国目前以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体的融资渠道可以完全满足的,其中不乏大量既有生态效益又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对象,将对证券投资基金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第二,绿色投资理念的不断推广,将带来新的价值投资投资理念,推动投资过程中更多关注低碳和绿色行业。
随着日益趋严的环境监管政策,自然资本负债严重的企业将面临更高的生产经营风险和环境监管风险,其价值评估过程中将面临理更高的折现率。据普华永道2016年全球CEO年度调研报告显示,资源和气候因素被看作是最有可能影响行业利益相关者业务期望的五大因素之一。这些都促使企业在衡量其财务指标时,应将自然资本负债纳入盈余预测或未来企业财务估值的贴现率中,推动企业实现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
对投资者而言,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日益趋严的环境监管环境、对企业长期价值和环境风险管理的关注也推动着投资者更加深入认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关注绿色金融产品。这一投资理念即绿色投资理念,在强调收益准则的同时还强调环境准则、社会准则,在促进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承担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等社会责任,以实现资产所有者、投资者、监管者和全社会共同收益的共赢局面。
我们应积极培育投资者的绿色投资意识,尤其是应增强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投资者的绿色投资理念,在投资决策时,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关注绿色低碳行业。学术研究表明,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指数对公司财务绩效有着长期的正向作用。MSCI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新兴市场ESG指数的长期收益率高于同期市场表现,且波动率小,风险收益率高。仅从指数年度表现来看,2008-2014年间MSCI新兴市场ESG指数比新兴市场指数表现年均高至3-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投资者在选择绿色投资产品时,可能获取到更好的、更稳定的长期市场收益。
第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为发展绿色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按照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的要求,各金融监管机构正在有序落实国内各项绿色金融政策,引导国内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开展各类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投资,大力推动国内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这些政策举措都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3月27日,国内基金管理机构已推出以环保、低碳、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社会责任、环境治理为主题的绿色证券投资基金约90只,规模约766亿元,其中指数型基金约57只,规模约393亿元。可以预计,绿色证券投资基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金管理机构应该逐步加大对绿色基金产品的研发投入。
第四,国际绿色投资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可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总而言之,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面临绿色绿色经济发展的重大契机,基金管理机构应积极适应绿色投资发展需要,充分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与方法,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力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我国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对绿色证券投资基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绿色融资需求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所必须的融资服务。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5年11月发布的《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具有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该报告核算的资金需求涵盖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修复、工业污染处理、能源与资源节约、绿色产品六大领域,涉及十六个子类,对2014年至2030年的绿色融资需求做了估算,分别为,并将资金需求划分为“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低方案”是按照2013年国家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和2013年达到的环境保护水平,以及当年投入的绿色金融资金。“中方案”是达到2013年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和2015年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高方案”是达到2015年国家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和2015年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该报告研究测算估计, 2014至2030年期间,“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下的我国绿色融资需求分别为40.3万亿元、70.1万亿元、123.4万亿元。如此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不是我国目前以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体的融资渠道可以完全满足的,其中不乏大量既有生态效益又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对象,将对证券投资基金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第二,绿色投资理念的不断推广,将带来新的价值投资投资理念,推动投资过程中更多关注低碳和绿色行业。
随着日益趋严的环境监管政策,自然资本负债严重的企业将面临更高的生产经营风险和环境监管风险,其价值评估过程中将面临理更高的折现率。据普华永道2016年全球CEO年度调研报告显示,资源和气候因素被看作是最有可能影响行业利益相关者业务期望的五大因素之一。这些都促使企业在衡量其财务指标时,应将自然资本负债纳入盈余预测或未来企业财务估值的贴现率中,推动企业实现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
对投资者而言,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日益趋严的环境监管环境、对企业长期价值和环境风险管理的关注也推动着投资者更加深入认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关注绿色金融产品。这一投资理念即绿色投资理念,在强调收益准则的同时还强调环境准则、社会准则,在促进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承担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等社会责任,以实现资产所有者、投资者、监管者和全社会共同收益的共赢局面。
我们应积极培育投资者的绿色投资意识,尤其是应增强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投资者的绿色投资理念,在投资决策时,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关注绿色低碳行业。学术研究表明,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指数对公司财务绩效有着长期的正向作用。MSCI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新兴市场ESG指数的长期收益率高于同期市场表现,且波动率小,风险收益率高。仅从指数年度表现来看,2008-2014年间MSCI新兴市场ESG指数比新兴市场指数表现年均高至3-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投资者在选择绿色投资产品时,可能获取到更好的、更稳定的长期市场收益。
第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为发展绿色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按照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的要求,各金融监管机构正在有序落实国内各项绿色金融政策,引导国内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开展各类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投资,大力推动国内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这些政策举措都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3月27日,国内基金管理机构已推出以环保、低碳、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社会责任、环境治理为主题的绿色证券投资基金约90只,规模约766亿元,其中指数型基金约57只,规模约393亿元。可以预计,绿色证券投资基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金管理机构应该逐步加大对绿色基金产品的研发投入。
第四,国际绿色投资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可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总而言之,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面临绿色绿色经济发展的重大契机,基金管理机构应积极适应绿色投资发展需要,充分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与方法,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力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