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两组数据,能否说明,中国央行在缩表?货币政策在收紧?部分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不能这么看待这个问题。
专家表示,因为资产负债表结构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不同,不能将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或者扩张,简单类比为美联储的缩表或扩表,进而认为货币政策在发生转向。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正延续稳健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首先,目前外汇占款已经不是流动性供给的主要渠道,过去几年央行丰富和补充了多种新型工具,主动投放流动性。
在大额双顺差时期,外汇占款是我国流动性投放的主要渠道,央行还需要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进行大规模对冲。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外汇占款渠道供给的流动性明显减少,有时甚至还会反向减少流动性。
取而代之的是,2013年以来央行陆续创设的多种新型工具,包括市场耳熟能详的“酸辣粉”SLF、“麻辣粉”MLF、SLO、“特辣粉”TLF等,向银行体系灵活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显著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和主动性。
其次,资产负债表变化与银根变化没有必然关系。例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冲资产端变化后,央行资产负债表表面上看是“缩表”,实际上具有扩张效应。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央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曾经撰文,以2018年4月25日央行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置换MLF为例,详细解释了降准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她在文章中指出,存款准备金率下降1个百分点,意味着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1.3万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被转换为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央行负债方虽呈现一增一减,但资产负债表总规模未变。
与此同时,降准当日商业银行用降准资金偿还9000亿元MLF后,则表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超额准备金减少,资产方的MLF余额也相应减少,此时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出现收缩即“缩表”。然而在上述操作完成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实际增加了4000亿元,而且商业银行的资金稳定性更强,资金成本也趋于下降,同时还释放出一定的MLF抵押品。
这说明,央行此次“缩表”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水平是改善的。换言之,这次“缩表”并未带来流动性的收紧。
总结来看,降准本身并不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只有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减少才会导致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央行通过降准对冲资产端变化后出现的“缩表”,实际上具有扩张效应。
最后,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一系列操作,都显示稳健基调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意图,目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9月6日宣布了“全面+定向”降准的组合拳,其中全面降准释放的8000亿元长期资金已经于9月16日到位。
为了保证跨季度流动性稳定,央行19日和20日均启动了“7天+14天”逆回购的操作,逆回购的量亦在放大。近日,MLF利率虽未调整,但是也进行了部分续作。
张晓慧在文章中指出,观察银根的松紧,要看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这才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水平的多少和货币市场利率的高低,而非央行“缩表”与否。
那么,这两个指标到底如何呢?根据Wind计算,9月以来存款类机构质押回购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65%,与上月基本持平。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0%,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8月资产负债表“扩表”了2400亿元。与此同时,央行数据显示,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6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57个和0.3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6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今年以来,在一系列货币政策的操作下,流动性是合理充裕的,并没有因为所谓的“缩表”而出现银根紧张,也没有因为个别月的“扩表”而出现银根泛滥。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央行指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