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仍在等待寒冬后的春天,不断浮出的减产收储消息却已在撩拨业界的神经。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内铜企部分高层于上周六在上海召开会议,会后达成共识:如果铜价和盈利能力继续恶化,将原定明年减产规模扩大至35万吨以上;另一方面,铝业收储信号亦在不断放大。
铜:减产量或不止于35万吨
11月30日,十家铜冶炼企业在联合声明中已表示,明年将减少精铜产量35万吨并不再增加新产能。
“扩大减产的前提是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现在冶炼厂尚有利润可图,扩大减产的消息可能更多为了下半年TC谈判,为了内贸长单签订。”上海有色网铜业分析师卢嘉龙对记者表示。
上月末的铜企联合减产会议正是在年末长协谈判最终定价之前召开的,市场此前已有判断认为减产消息或为谈判增加筹码。上周,江西铜业与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达成协议,2016年铜加工粗炼费/精炼费(TC/RC)分别为97.35美元/吨和9.735美分/磅,较2015年的107美元/吨下降了9.65美元/吨。
“虽然2016年的价格下调了,但是冶炼厂还是有钱赚的。”金瑞期货铜业分析师叶羽钢告诉记者。“2015年的加工费价格是10年来的最高点,主要是因为前几年铜价高企,上游铜矿开采积极性高,铜精矿有2、3年的放量。”
由此再看上周六的铜企减产会议意向,若TC/RC费用跌破成本,则要加大减产力度。按当前冶炼加工费水平来看,或难寻实质性减产动力。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铜全行业利润320亿元,位居有色行业第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利润或来自于冶炼加工环节。国内铜企高层人士曾向记者表示,目前上游矿企基本亏损,赚钱只能靠冶炼加工。
铝:收储叠加减产与消费改善
相比于铜收储消息的浅尝辄止,铝业收储传闻仍在不断发酵。12月10日昆明铝业会议之后,减产结果已经公布,但会上讨论的收储结果却扑朔迷离。随后有坊间传闻,将以商业收储模式先收100万吨,有成效再收200万吨,三年内不流入市场。此前也有另一版本言将收200万吨。
业内对收储一事向来讳莫如深。记者此前采访的铝业权威人士并未否认收储。但具体何时会收、如何收仍无可奉告。
收储减产消息叠加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情上扬。沪铝连续合约从11月24日的盘中最低位9550元/吨一路攀升至如今的10000元以上,昨日涨幅2.03%,收于10790元/吨。
招商期货点评称,“虽然集中溢价收储会使短期供应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刺激铝价大幅走高,但也只是将短期上涨的风险转移到了未来,而下跌风险并不会消失,除非增长下滑的消费能够重新回来。”
“传统消费领域虽增速下降,但鉴于基数较高,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新的消费增长点也不断出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在20日的大宗商品市场高峰论坛上指出,未来新能源全铝公交车和铝合金在基建领域的应用都将成为增长新动力。
与此同时,供给端的产量和库存都在逐步下降,铝企日均产量从6月最高的9.19万吨回落到10月份的8.63万吨。协会预计,铝行业到今年年底实施弹性生产及淘汰的低效产能合计会达到500万吨/年左右。
文献军表示,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总量每增长1万亿都将拉动铝消费64万吨,预计这种相关性仍将持续5-8年,也就是在2020年中国铝消费将达4400万吨/年,即仍有1000万吨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供大于求的格局是导致金属价格快速下跌的主因之一。业内认为,有色行业供给侧改革是对症下药,但减产要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而收储也只是短期调节价格的应急之举。真正走出寒冬仍需消费支撑及行业自身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新路。
铜:减产量或不止于35万吨
11月30日,十家铜冶炼企业在联合声明中已表示,明年将减少精铜产量35万吨并不再增加新产能。
“扩大减产的前提是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现在冶炼厂尚有利润可图,扩大减产的消息可能更多为了下半年TC谈判,为了内贸长单签订。”上海有色网铜业分析师卢嘉龙对记者表示。
上月末的铜企联合减产会议正是在年末长协谈判最终定价之前召开的,市场此前已有判断认为减产消息或为谈判增加筹码。上周,江西铜业与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达成协议,2016年铜加工粗炼费/精炼费(TC/RC)分别为97.35美元/吨和9.735美分/磅,较2015年的107美元/吨下降了9.65美元/吨。
“虽然2016年的价格下调了,但是冶炼厂还是有钱赚的。”金瑞期货铜业分析师叶羽钢告诉记者。“2015年的加工费价格是10年来的最高点,主要是因为前几年铜价高企,上游铜矿开采积极性高,铜精矿有2、3年的放量。”
由此再看上周六的铜企减产会议意向,若TC/RC费用跌破成本,则要加大减产力度。按当前冶炼加工费水平来看,或难寻实质性减产动力。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铜全行业利润320亿元,位居有色行业第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利润或来自于冶炼加工环节。国内铜企高层人士曾向记者表示,目前上游矿企基本亏损,赚钱只能靠冶炼加工。
铝:收储叠加减产与消费改善
相比于铜收储消息的浅尝辄止,铝业收储传闻仍在不断发酵。12月10日昆明铝业会议之后,减产结果已经公布,但会上讨论的收储结果却扑朔迷离。随后有坊间传闻,将以商业收储模式先收100万吨,有成效再收200万吨,三年内不流入市场。此前也有另一版本言将收200万吨。
业内对收储一事向来讳莫如深。记者此前采访的铝业权威人士并未否认收储。但具体何时会收、如何收仍无可奉告。
收储减产消息叠加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情上扬。沪铝连续合约从11月24日的盘中最低位9550元/吨一路攀升至如今的10000元以上,昨日涨幅2.03%,收于10790元/吨。
招商期货点评称,“虽然集中溢价收储会使短期供应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刺激铝价大幅走高,但也只是将短期上涨的风险转移到了未来,而下跌风险并不会消失,除非增长下滑的消费能够重新回来。”
“传统消费领域虽增速下降,但鉴于基数较高,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新的消费增长点也不断出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在20日的大宗商品市场高峰论坛上指出,未来新能源全铝公交车和铝合金在基建领域的应用都将成为增长新动力。
与此同时,供给端的产量和库存都在逐步下降,铝企日均产量从6月最高的9.19万吨回落到10月份的8.63万吨。协会预计,铝行业到今年年底实施弹性生产及淘汰的低效产能合计会达到500万吨/年左右。
文献军表示,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总量每增长1万亿都将拉动铝消费64万吨,预计这种相关性仍将持续5-8年,也就是在2020年中国铝消费将达4400万吨/年,即仍有1000万吨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供大于求的格局是导致金属价格快速下跌的主因之一。业内认为,有色行业供给侧改革是对症下药,但减产要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而收储也只是短期调节价格的应急之举。真正走出寒冬仍需消费支撑及行业自身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新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