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科技

"黑科技"亮相世界5G大会 全方位呈现5G应用场景

北京
2019-11-23 14:22

已收藏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阳娜、王晓洁)5G远程驾驶、AR试妆、"移动博物馆"、远程医疗仿真操作……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19世界5G大会展厅内,5G的应用场景全面亮相,引得参展者流连忘返。

20日至23日,由北京市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举行。展厅内,满怀好奇的参展者走近5G,试图揭开这项新技术的神秘面纱。

记者在中国联通展台体验了MR(混合现实)无人机应急系统。戴上MR(混合现实)眼镜,记者看到了一座城市的3D影像,影像高度模拟了前方应急救援现场。

"假设一座城市着火了,无人机立即可以飞到城市上空采集各种图像,通过5G实时传输到云端,在云端形成对这座城市的建模。云端通过WIFI把相关信息传到MR眼镜上,指挥人员戴着眼镜就可以看到城市的3D影像沙盘,也就是模型,呈现出灾难现场的样子。"中国联通展台工作人员刘毅告诉记者。

他表示,戴着MR眼镜的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身体姿态的变换和手中的遥控器选择沙盘的方位,从而观察模型中任何想看到的部分,实现虚拟和现实的互动。后方指挥中心还可以传达命令给无人机,指挥其飞行位置,让它运载、发放救灾物资,或携带扩音器传达指令。

"5G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有利于后方实时掌握灾难现场的情况。在4G时代,实时传输图像并建模是不可能实现的。"刘毅表示,这一救灾方式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救援效率。

中国电信展台的"5G隔空取物"互动体验吸引了众多观众排队尝试。来自北京的柳先生站在展台前,伸出右手开始做抓取物品的动作,展台上的机械臂随即同步张开"手掌"抓起面前的一瓶饮料并递交到他的面前。

"太不可思议了。看来在科技领域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未来这项技术要是能走进家庭就太好了。"柳先生说。

参与相关研发工作的程序员彭俊旻表示,传感器将人手动作的信息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给机械臂,从而实现人机互动。这项技术将运用于远程医疗、工业作业等领域。"在4G环境下机械臂的感应时长有1至2秒,而5G环境下只需要几毫秒,几乎是同步。"

还有哪些神奇又有趣的5G新玩法呢?记者在"移动博物馆"的展区内看到,任何人只需手持一个"镜子"造型的终端设备,对准屏幕上的文物平面图像,"镜子"上就能即刻呈现出文物的立体动态图,并配有文字介绍和语音讲解,好像复活了残损的文物。这是由北京邮电大学与企业共同研发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产品。

"博物馆的数据量很大,需要依靠5G和云端进行传输,才能保证图像等信息即时可靠传达。"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科研助理郑靖雯告诉记者,目前这项技术已应用于北京中华世纪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部分文物。

展厅中,记者看到,不仅是电信运营商,电商、汽车制造商、医疗机构等也正努力将5G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未来城市"区域,观展者可以体验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基于人工智能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智能评估系统,集无线通信、路灯照明和智能安防于一身的智慧灯杆……5G场景下,各种应用仿佛带领人们"穿越"到未来。

5G还可以帮助消费者更方便地网购。"80后"朱蕊和朋友在展区现场体验3D虚拟在线购物。她按下手机上的几个键,就可以全方位地看到一款太阳镜的外观和构造。她站在手机镜头前"试戴"了太阳镜,表示"毫无违和感"。

"太神奇了。以后网购之前可以先`试戴试穿`,就不会收到货才发现不满意了。"朱蕊说,"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就要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

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主任张云飞说,5G时代给万物互联带来了新的可能,大数据、AI等新技术将低成本落地,这使人们对未来生活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老百姓对5G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是5G手机,但5G的应用远远超越了手机端的个人娱乐,而是将渗透到各个产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9世界5G大会开幕式上表示,目前全国已经开通5G基站11.3万个,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3万个,5G套餐签约用户已有87万个,发展势头良好。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