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工作人员王亦凡在2021世界5G大会上,分享了这个5G助力"渔稻共生"的农业实践案例。
"稻田里遍布着5G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农民可实时监测水质的含氮量、含氧量及水体的色泽变化,还能掌握鱼的大小和鱼鳞颜色。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后,会告诉农民何时喂食、投药,做到对稻田和鱼群的精准管控。"王亦凡介绍。
当天,这一国际科技盛事在中国北京经济开发区启幕,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位业界专家和企业家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在大会发言中透露,截至目前,中国已开通的5G基站占到全球的70%以上,覆盖中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部分重点乡镇,网络规模保持领先。
韩夏表示,5G融合应用创新活跃,"目前中国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一万个,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作用"。
在中国,经过多年发展,5G技术日渐成熟,正改变着各行各业,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能。除互联网、通信等行业之外,采矿、建筑等传统行业也加速拥抱5G技术,并尝到了甜头。
走进即将正式开园的北京环球影城,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假山。这些假山的设计、建造和后期维护,都依托于5G技术。
"最高的一座假山有49.5米,里边有一万多根构件。"承担这一项目的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设计(BIM)中心主任杨滨赫在大会展位上告诉记者,每根构件的制作、运输及安装,都是在钢结构智慧平台上进行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而指挥平台的运营依托的就是5G"。
杨滨赫介绍,项目团队先把假山的外立面3D模型与基础骨架3D模型导入软件,再输入所需龙骨的型号、数量、荷载等数据,平台自动生成假山钢结构模型图。图纸上传至中建二局廊坊钢结构制造厂,厂区的设备自动下料切割、人工焊接。经质量检验、单独编号后,一个个"量身定做"的钢构件装车发往工地现场。
在安装环节,团队通过成千上万次的智能模拟,得出最佳安装方案,留给现场工人的工作量仅是原来的1/30。这项技术已在中国多个建筑项目中使用。
参会跨国公司十分看好5G的技术前景。高通公司技术许可业务和全球事务总裁亚历克斯·罗杰士在视频演讲中表示,5G、AI和云的结合将有力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赋能全新商业模式、全新服务和全新收入来源,加快众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5G商用以来的发展势头超出预期。"他说,高通预计今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接近5亿部;2022年有望达到7.5亿以上。
亚历克斯·罗杰士认为,5G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今年初,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发布报告预测,2035年5G将创造超过13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产出,并创造超过2000万个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期待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韩夏建议,要进一步推动跨领域的5G应用技术融合发展;加强协作构建5G应用标准体系;打造合作共赢产业生态圈,打通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挥好平台窗口作用,加强全球各国在5G技术、标准、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营造优势互补的国际合作环境。" 韩夏说。(实习生饶淼、苏醒对此文有贡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