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利空乌云之下,3月份短短15天内已有34家企业被迫取消或延迟发行338亿元债券,爽约资金规模极为惊人。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债券市场利空消息云集:一行三会强监管政策、美国再次加息将至,导致债券市场利率上行,发行市场受到冲击。
338亿债券发行受影响
根据中国货币网最新数据统计,从3月1日至15日,被迫取消或延迟发行的债券累计金额达338亿元,而2016年同期金额为124亿元,今年2月同期数据为120亿元。
被迫取消或延迟发行债券的企业对此解释的原因均为:市场出现波动。取消债券发行规模最大的为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的30亿元超短融,其次为营口港务集团拟发行的中期票据24亿元。
“最近一行三会强监管和央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以及美联储加息等消息集中出现,对债券发行市场造成利空影响。”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取消或延迟债券发行的行业,集中在交通运输、钢铁有色等重工业。
其中,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就有重庆渝涪高速公路、吉林省高速公路、四川高速公路建设、河南中原高速公路,债券取消发行的规模分别为5亿元、20亿元、20亿元和10亿元。
钢铁有色行业的企业包括太原钢铁、沙钢集团、厦门钨业,取消发行规模分别是20亿元、10亿元和6亿元。
“现在的情况是,高等级的债券主动回避高利率,对发行成本有要求,在目前利率比较高的情况下选择不发,而低等级的债券企业想融资发债却发不出去了,市场上没人买。”石磊告诉记者。
静待政策落地
东兴证券分析师郑良海表示,目前利率债收益率调整超过了去年12月。信用债收益率也全面上行,且近期信用风险事件明显增多,过剩行业执行去产能政策,即使去产能最好的煤炭和钢铁也并非全部改善,分化明显。除了政策周期外,企业经营层面也发生变化。
“实际上,去年12月份以来就出现债券取消发行的情况,尤其是受债市暴跌影响,债券市场出现深度调整,市场对流动性普遍担忧,尤其是对去杆杠和调控、监管加强等政策变化。”石磊表示。
实际上,去年12月,受国海证券“假章案”事件影响,当月也集中出现债券取消或延期发行的情况,取消金额高达1002亿元,受影响较大的也是产能过剩、融资需求强的行业——包括钢铁和能源等领域。
因此,石磊判断,债市真正回暖可能在下半年,因为市场在等待一行三会相关债市监管政策、央行MPA考核以及美国加息等政策的明朗。
“等靴子落地后,资金才会积极配置债券资产。预计债市拐点在二三季度,市场真正转暖要到下半年。”石磊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