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债券

强监管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去杠杆 债市步入调整期

中国证券网
2017-05-03 08:55

已收藏


债券发行利率上升、发行规模下降、多只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种种迹象表明,在金融市场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国内债市正在经历一个明显的调整期。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4月中,共有154只债券取消和推迟发行,涉及规模达到1406.63亿元,数量和规模已与今年第一季度取消和推迟发行的债券总数和规模接近。业内人士表示,债券市场正在渡过“最艰难”的时期,不过随着金融整顿的深入,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的情形将得到有效抑制,债券市场中长期将实现更为健康的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取消或推迟发行信用债逐月递增,其中4月取消或推迟发行信用债激增。以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为例,其在4月25日披露了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相关文件,但仅仅3天后的4月28日,其就发布了取消发行的公告。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信用债发行人,一些政策性银行等利率债发行人也在取消债券发行。

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企的发行成本是直接导致发行人取消或推迟债券发行的原因之一。Wind资讯统计显示,近期债券发行成本抬升明显。今年以来截至5月2日,全市场发行共有92只债券票面发行利率大于等于7%,而票面发行利率不低于6%的债券也达到415只。甚至一些过去被誉为“金边债券”的城投债发行成本也快速抬升。

今年4月18日发行的“17黔南债01”和“16营经开债02”两只债券均为7年期的AA级城投债,票面利率分别为6.99%和6.98%,相较2017年之前发行的同信用评级债券,发行成本跳涨了100至150个基点。

“今年以来央行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维持资金面偏紧态势的意图较为明确,因此前四个月的资金面持续偏紧,资金成本也呈上行态势,驱动利率债和信用债发行成本上行。”俞春江说。

伴随利率上行和多只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今年我国信用债市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也都出现明显下跌,债市步入调整期的迹象明显。截至5月2日,今年以来信用债发行规模为1.83万亿元,与去年同期3.47万亿元相比,降幅47.3%。今年以来信用债净融资规模243.21亿元,与去年同期1.71万亿元相比,降幅98.6%。

实际上,去年信用债市场也经历了一波明显的调整,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两次调整背后的原因有所不同。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2016年4月也出现过信用债集中取消和延迟发行的情况,其导火索是短期内东特钢违约、中铁物资暂停交易、两城投债提前偿还等信用事件集中爆发,投资者风险偏好回落,信用债二级市场出现暴跌,并传导至一级发行市场。而这次主要是严监管下,信用债配置需求减弱以及由此导致的发行利率上升所致。

“今年监管层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4月密集出台了强监管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去杠杆,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金融机构的债券配置空间受到了相当大限制,降低了对债券的需求量,因而近期发行的债券认购倍率普遍偏低,尤其是4月7日中证登质押回购新规生效后中低等级债券的需求量受到的影响较大。”俞春江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金融市场的整体基调就是“去杠杆”,一方面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中性以维持资金面紧平衡从而打压套利空间,另一方面一行三会金融监管部门也密集出台监管文件来限制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非理性扩张以及加强金融风险排查力度,在这些政策的合力作用下,金融机构加杠杆的空间将继续缩小,债市的调整也将持续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这种调整只是市场的“阵痛”,金融市场去杠杆的核心在于抑制过去机构在宽松利率条件下的套利行为,而金融监管部门也会把握政策力度,确保市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申万宏源固定收益研究报告称,货币政策层面,预计央行在稳健中性立场下,将继续采取较为灵活的措施调节市场流动性水平,维持资金面的基本稳定,货币政策操作缺乏进一步收紧的条件。

在招商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徐寒飞看来,债券市场正在渡过“最艰难”的时期,短期来看市场或许仍然没有摆脱震荡走势,但是中期的趋势性力量终将发挥作用,债券市场重回到上涨轨道的概率越来越大。

俞春江也说,随着金融整顿的深入,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的情形得到有效抑制后向实体经济倾斜的力度将有所加大,因此债券发行成本继续大幅上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