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3日正式运行半年。半年来,其交易量逐渐上升,参与机构不断扩大,这项通过香港建立债券基础设施联通内地和境外债券投资者的机制安排,已成为境外机构投资内地债市的重要渠道。
“债券通”参与机构范围不断扩展
“债券通”的“北向通”已于2017年7月3日开通,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债券通”直接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
半年来,“债券通”交易规模和参与机构数量都大幅增加。
据中银香港高级策略员花锋介绍,“债券通”开通以来,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新增投资境内债券通过“债券通”完成。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市场对“债券通”的反应正面。目前“债券通”日均交易额已由初期的数亿元人民币升至约20至30亿元人民币,外资经“债券通”持货总额达800亿元人民币。境外机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总量在“债券通”开通后的2017年三季度中,从约8900亿元人民币增至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单季度增加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可见“债券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半年来,“债券通”备案的机构也大幅增加。已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备案的“债券通”境外投资者数量从开通初期的100家左右,增至2017年11月的210家。其中既有中资机构的海外分支,也有外资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外资机构,而且从备案的顺序来看,初期以中资机构为主,现在外资机构的比重已越来越高,这说明外资机构已对“债券通”这一创新的投资渠道逐渐了解、接受和应用。
花锋说,境内做市报价商由开始的20家增加到目前的24家,包括19家商业银行、5家券商,均为内地债市的主要做市机构。可以提供结算和兑换服务的香港结算银行由初期的11家增加到20家,包含了香港的主要银行。
“债券通”各类参与机构的范围不断扩展,为未来“债券通”在境外机构投资内地债券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奠定了良好基础。
“债券通”创新和亮点频出
“债券通”为内地债券市场引入了大量的境外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按照他们在境外原有的交易习惯和账户安排实现买卖内地债券,也为内地市场引入了国际通行的金融制度和安排,如债券的多级托管等,促进了内地债券市场与国际的接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香港交易所于2017年6月7日宣布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债券通”有限公司,承担支持“债券通”相关交易服务职能。
香港达维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黄逸宇表示,这种成立境内外合资公司的做法是一次机构创新,有利于为未来两地监管合作铺路,为境内外交易合作机制积累经验。
程实表示,“债券通”开通半年运作顺利,出现不少亮点,成功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直接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渠道。除二级交易外,也让境外投资者可参与至境内债券一级发行市场,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境外机构透过“债券通”在境内发行债券。
黄逸宇表示,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北向通”直接参与内地债券一级市场的发行认购,这是“债券通”相比“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创新。
“债券通”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市场人士表示,“债券通”进一步提高了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市的便利性,也为离岸人民币回流增添了新渠道,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提高内地债市国际化水平。
花锋表示,“债券通”促进各国投资者在香港集聚,加快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改善香港资本市场“股强债弱”的局面。
与此同时,市场人士认为,“债券通”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环节,如券款交收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税收细节待明确等。此外,境外机构也希望能够放开债券回购,增加交易品种,便于做好人民币资金流动性安排,增加人民币资产投资。
花锋介绍,监管机构对境外投资者改善“债券通”安排的需求进行了解,而且已经在着手改善一些安排,如2017年10月开始对券款交收的部分环节做出调整。
中银香港认为,2018年还会陆续有一些改进的安排推出,使“债券通”更加便利化。推出“南向通”将有利于境内投资者有序投资境外债券,形成境内外人民币资金的良性循环。相信监管机构会结合各项外部环境,适时推出“南向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