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大宗商品

资金“无影手”撬动“商品牛”

中国证券网
2017-11-14 09:39

已收藏


大宗商品自2016年初转熊为牛,在今年上半年遭遇阻力下跌数月后,于6月份重启反弹。文华商品指数6月迄今涨幅达14.6%,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同期也上涨逾9%,期间标普500指数涨幅仅6%。业内人士表示,大宗商品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资产配置需求吸引资金流入商品市场,对价格构成一定的推进。整体来看,大宗商品维持震荡回升的态势,但节奏会更趋于温和。

资金集中沉淀热门板块

“上半年的行情比较难做,今年基本到6月以后账户才开始盈利。”一位从事期货基金管理的刘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据他解释,今年6月份之后,商品的连续性较好,从交易层面看操作“顺手很多”,这在一些量化策略的CTA产品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眼下,大宗商品反弹叠加通胀预期升温。这一幕似曾相识:在去年下半年,同样的条件背景下,大量资金涌入期货市场,期市增量资金增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行情的发展。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较上月有所下降,以单边计算,当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2亿手,成交额为1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8%和增长14.4%,环比分别下降24.9%和24.9%。1-10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153.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6.2%和1.7%。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表示,6月以来大宗商品的这波小牛市当中,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持仓资金从1050亿元一度攀升至1310亿元(按8%的保证金水平计算),高于2016年9月-12月的商品小牛市,但成交量下降较为明显,高峰期均值由去年9-12月期间1450亿元下降至1325亿元,表明本轮资金的整体推动能力弱于上一轮。

“从板块来看,本轮资金持续沉淀于热门板块,黑色系今年稳居第一大板块,6月以来相比其它板块资金规模差距进一步拉大,占总持仓金额比例达到34.3%,远高于去年9月至12月期间26%的水平。”景川进一步解释称。

“整体的市场资金确实与行情涨跌呈现一定的波动关系,但是今年期货市场资金的放量其实并不显著。”混沌天成研究院分析师孙永刚认为,今年6月以来,从期货市场的资金看来,确实有小幅的上涨,但在8月之后就有所下降,整体资金并没有太大幅度的进出。不过从不同品种的角度看,确实存在往上涨更多的品种集中的特点。

大宗商品或进一步回升

除了资本流动逻辑,“利率—通胀”逻辑作为资金因素向大宗商品传导的主要路径之一,近期也颇受关注。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1.9%,预期1.8%,前值1.6%;10月PPI同比上涨6.9%,预期6.6%,前值6.9%。分析人士认为,10月CPI同比涨幅超过预期和前值,主因是食品价格跌幅收窄;PPI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超过预期,主因是上游和中游价格的拉升。

孙永刚解释,就是从CPI的角度看,目前全球的通胀水平整体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受到全球粮食丰产因素的压制,这在近两年大宗商品价格上也得到明显体现:工业品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而农产品价格一直维持低位。“但从近期国内通胀数据看,PPI持续维持高位,且已出现了向CPI传导的迹象,如果原油价格继续走高,那么全球性的PPI向CPI传导可能持续,温和的通胀可能进一步上升。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么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走强。”

景川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对于未来消费的预期得到不断提升,而全球温和通胀的持续也验证了经济复苏的有效性。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全球货币由宽松走向紧缩又使得目前的通胀显得温和,温和的通胀通常令经济的运行更为持久,同时也促使大宗商品的回升更为稳健。叠加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限产的因素后,消费数据的回升令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也在不断强化。

“大宗商品在上述背景下,资产的配置需求吸引资金流入商品市场,对价格构成一定的推进。整体来看,大宗商品维持震荡回升的态势,但节奏会更趋于温和。”景川说。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