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通货膨胀似乎正在上升。现在,分析师们开始预测美联储今年将加息4次,而不是3次,但这足以让弱势美元摆脱困境吗?
对于美联储来说,去年顽固的低通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谜,并促使其对利率上升保持警觉。但美联储周三的政策更新提供了第一个线索,即通胀在2018年将变得更强劲,当时他们宣布,预计通胀率将上升至2%的目标。到目前为止,美联储预计今年将加息三次。
第二个线索出现在周五,当日公布的就业报告显示,薪资增长高于预期,而其通常被用作通胀数据的指标。
在有支持数据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开始认为,可能会加息4次而不是3次,而这通常利好美元。
“在强劲的背景下,未来几个月任何通胀上升的迹象都会使得天平偏向鹰派一侧,并使得加息4次具有真正的可能性,”FEXCOCorporate Payments交易主管公司David Lamb表示,所有这些“将支撑美元,促使其走出新年困境。”
不过,有市场人士警告称,如果马上因此而转而预计美元近期的跌势已经触底,那么这些分析师可能忘记了美联储只是这一难题的一部分。
“全球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但如果你的政府口头打压货币,这将令其难以承受,”福四通外汇和利率董事总经理Eric Donovan称,他指的是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努钦有关美元贬值有利于贸易的评论。
美元指数DXY在2017年下跌了10%,今年1月份进一步下跌3.7%,所以尽管该指数在周五创下14周内最好的单日表现,但趋势却坚定地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尽管美国经济增长且利率预期上调,但仍有很多原因支持美元疲软。首先,欧洲在经济复苏方面正迎头赶上美国,这使得它在经济周期中仍有更多的空间并吸引投资者。与此同时,仍在奉行超低利率的欧洲央行,预计将从美联储那里得到指引,而这反过来又会支撑欧元。
Ashraf Laidi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考虑到货币市场的相对现实,以及欧洲和亚洲也在不断扩大的复苏,美元反弹预计将在92.30水平附近消失。”
此外,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改善,这使新兴市场重新成为投资目的地。即使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在短期内为美元提供支撑,其也可能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
凯投宏观撰文指出,Markit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全球GDP增长高达5%。我们不认为世界经济会迅速增长,但PMI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初步的迹象,表明经济在2018年表现强劲。
回到美国,Donovan表示,美元正面临不断上升的赤字,而其可能因支出增加和新的税收计划而变得愈发紧张。
所有这些因素将美元推向不同的方向,而哪些因素将占据上风,目前还很难判断。
对于美联储来说,去年顽固的低通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谜,并促使其对利率上升保持警觉。但美联储周三的政策更新提供了第一个线索,即通胀在2018年将变得更强劲,当时他们宣布,预计通胀率将上升至2%的目标。到目前为止,美联储预计今年将加息三次。
第二个线索出现在周五,当日公布的就业报告显示,薪资增长高于预期,而其通常被用作通胀数据的指标。
在有支持数据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开始认为,可能会加息4次而不是3次,而这通常利好美元。
“在强劲的背景下,未来几个月任何通胀上升的迹象都会使得天平偏向鹰派一侧,并使得加息4次具有真正的可能性,”FEXCOCorporate Payments交易主管公司David Lamb表示,所有这些“将支撑美元,促使其走出新年困境。”
不过,有市场人士警告称,如果马上因此而转而预计美元近期的跌势已经触底,那么这些分析师可能忘记了美联储只是这一难题的一部分。
“全球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但如果你的政府口头打压货币,这将令其难以承受,”福四通外汇和利率董事总经理Eric Donovan称,他指的是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努钦有关美元贬值有利于贸易的评论。
美元指数DXY在2017年下跌了10%,今年1月份进一步下跌3.7%,所以尽管该指数在周五创下14周内最好的单日表现,但趋势却坚定地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尽管美国经济增长且利率预期上调,但仍有很多原因支持美元疲软。首先,欧洲在经济复苏方面正迎头赶上美国,这使得它在经济周期中仍有更多的空间并吸引投资者。与此同时,仍在奉行超低利率的欧洲央行,预计将从美联储那里得到指引,而这反过来又会支撑欧元。
Ashraf Laidi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考虑到货币市场的相对现实,以及欧洲和亚洲也在不断扩大的复苏,美元反弹预计将在92.30水平附近消失。”
此外,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改善,这使新兴市场重新成为投资目的地。即使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在短期内为美元提供支撑,其也可能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
凯投宏观撰文指出,Markit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全球GDP增长高达5%。我们不认为世界经济会迅速增长,但PMI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初步的迹象,表明经济在2018年表现强劲。
回到美国,Donovan表示,美元正面临不断上升的赤字,而其可能因支出增加和新的税收计划而变得愈发紧张。
所有这些因素将美元推向不同的方向,而哪些因素将占据上风,目前还很难判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