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茅台止步于799元。以往每到高点,笔者都要发一些感慨。本来《红周刊》和我的约稿是在贵州茅台突破800元后。但笔者觉得,现在这个时候谈谈茅台,时机更合适,因为笔者看的是未来。本就连一直坚守数载、忍辱负重的长期价值投资者,也经不住所谓的高估值的困扰而选择卖出,引来质疑。
投资是一件很难的事,对与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而持续盈利则是投资水平的最好证明。茅台的涨跌一直牵动着关注他的投资者,而茅台也经受了众多干扰,在质疑声中屡创新高,这种现象值得思考。
从市场看茅台
2018年的开年股市,两个交易周沪指创下熔断以来新高,沪指站上了3400点,似乎给后市指明了运行方向,慢牛特征在经过一轮调整后更加清晰了。从大的宏观角度看,2018年是股市难得的崛起起点,价值投资标的的引领作用已经向市场传递了很强的信号,2018年依然是蓝筹白马股的天下。正所谓强者恒强,弱者更弱。
从茅台的走势看,已经在向1000元发起冲锋,这在2018年是大概率事件。回顾茅台从2017年初的334元涨到2018年初的800元,看似涨幅很大,达到466元。但其实也就涨了一倍多,如果把时间倒回去看,茅台这一年的涨幅仅仅是对前几年低估的价值修复。而随着茅台在2017年底的提价措施实施,可以看出茅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业绩释放期。从集团2017年的业务数据看,茅台2017年业绩增速超过50%,呈现典型的高成长特征。而看似很高的PE在2017年底的提价后,2018年又回到25倍左右。依然处于低估状态。
2018年茅台制定了加快向千亿目标挺进的计划,集团营收要实现900亿,税收300亿。股份公司起码可以到750亿左右的营收,按50%的净利润也有380亿。每股收益达到30元左右,增长率维持45%以上,依然呈现高增长势头。
贵州茅台不断刷新的股价和市值新高,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困惑:追涨吧,股价太高;不追吧,心有不甘。卖掉的后悔,没买的更后悔。其实,从茅台管理层最近的表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是很坚定的。管理层提出:坚持“能快则快,不设上限,不留后路,今年实现900亿目标”。
茅台集团总经理李保芳说,资本市场主要是让投资者基于自身判断,对心理预期进行预支和兑现。希望茅台的股票是投资者分享茅台价值的载体,而不是短线博弈的筹码;茅台的股价,是茅台价值的真正体现,而不是因情绪化跟进,甚至投机性冒进而促成的走高。
因此,笔者觉得茅台的业绩增长就像是车子奔跑需要的源源不断的油,油越多跑得越长久,速度也就越快。
从人性看茅台
笔者在最近的几次和投资者交流会上都在提问以茅台目前价位敢不敢买?结果敢买的人寥寥无几。这说明茅台股价远没有到顶,还有很大空间。不用去分析茅台酒的基本面和提价因素,单从投资者心理角度去分析就够了。
股市的相反理论告诉我们,当市场认知度都停留在普通人的惯性思维模式,而很多东西看不清的时候,往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是极其保守的,或者很多时候是错误的。这会导致丧失一些极其好的市场机会。而一旦他们看到赚钱效应明显和后悔当初没有做出决策导致的自我否定后,又会做出非理智的举动,这也就导致很多人追涨杀跌。股市一九定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会犯习惯性思维的错误,也就是对市场的误判,而逆向思维往往是对的,至少不用深究其正确与否,也不用评价是否专业,他只要与大多数人认识相反,获胜的几率就大很多。这就是股市相反理论。
800元的茅台确实价位很高,能下决心买的人不多,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我们可以思考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去找到与人不同的市场认知,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而且必须是独立的思维模式。从茅台现象可以分析出很多人性的优缺点,去审视自己的投资行为,自己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
从国运看茅台
1月11日,我在河南省某银行分行私人银行部举行的价值投资分享会上,提出了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观点,启发大家的思维模式。笔者列举了房价这些年的升值变迁的案例,如果当初能预测到房价涨到今天的高度,是不是当初砸锅卖铁也要买几套房囤着?但这都是事后才看清楚,当时是模糊的,甚至是怀疑的,观望中房价屡创新高。这就是惯性思维导致的后果,后悔已经晚了。
那么我现在就提出未来随着国运的增强,经济的好转,消费升级的到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得更远,站在未来看现在呢?这样你的视野更宽了,不会只考虑眼前的得失,可以看得更长远。我在分享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投资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都说为了生活得更好。其实也就是大家都期望明天更美好。
茅台现象我们把他理解为社会发展的升级体现,中产阶层的崛起,消费升级所需求的高品质体验,酒文化的传承与升华。茅台各种属性的挖掘,都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茅台身上所赋予的独特概念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这是老天赐给我们的大礼,我们应当珍惜。我们做过测算,再过10年,茅台每股收益有望达到120元到150元,每股净资产500元,股价4500元。那么现在看看800元的股价高了还是低了?站在未来看现在,你的格局才够大,你的视野才够宽。你才能客观地思考现在你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不至于犯大众化的惯性思维错误。
投资是一件很难的事,对与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而持续盈利则是投资水平的最好证明。茅台的涨跌一直牵动着关注他的投资者,而茅台也经受了众多干扰,在质疑声中屡创新高,这种现象值得思考。
从市场看茅台
2018年的开年股市,两个交易周沪指创下熔断以来新高,沪指站上了3400点,似乎给后市指明了运行方向,慢牛特征在经过一轮调整后更加清晰了。从大的宏观角度看,2018年是股市难得的崛起起点,价值投资标的的引领作用已经向市场传递了很强的信号,2018年依然是蓝筹白马股的天下。正所谓强者恒强,弱者更弱。
从茅台的走势看,已经在向1000元发起冲锋,这在2018年是大概率事件。回顾茅台从2017年初的334元涨到2018年初的800元,看似涨幅很大,达到466元。但其实也就涨了一倍多,如果把时间倒回去看,茅台这一年的涨幅仅仅是对前几年低估的价值修复。而随着茅台在2017年底的提价措施实施,可以看出茅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业绩释放期。从集团2017年的业务数据看,茅台2017年业绩增速超过50%,呈现典型的高成长特征。而看似很高的PE在2017年底的提价后,2018年又回到25倍左右。依然处于低估状态。
2018年茅台制定了加快向千亿目标挺进的计划,集团营收要实现900亿,税收300亿。股份公司起码可以到750亿左右的营收,按50%的净利润也有380亿。每股收益达到30元左右,增长率维持45%以上,依然呈现高增长势头。
贵州茅台不断刷新的股价和市值新高,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困惑:追涨吧,股价太高;不追吧,心有不甘。卖掉的后悔,没买的更后悔。其实,从茅台管理层最近的表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是很坚定的。管理层提出:坚持“能快则快,不设上限,不留后路,今年实现900亿目标”。
茅台集团总经理李保芳说,资本市场主要是让投资者基于自身判断,对心理预期进行预支和兑现。希望茅台的股票是投资者分享茅台价值的载体,而不是短线博弈的筹码;茅台的股价,是茅台价值的真正体现,而不是因情绪化跟进,甚至投机性冒进而促成的走高。
因此,笔者觉得茅台的业绩增长就像是车子奔跑需要的源源不断的油,油越多跑得越长久,速度也就越快。
从人性看茅台
笔者在最近的几次和投资者交流会上都在提问以茅台目前价位敢不敢买?结果敢买的人寥寥无几。这说明茅台股价远没有到顶,还有很大空间。不用去分析茅台酒的基本面和提价因素,单从投资者心理角度去分析就够了。
股市的相反理论告诉我们,当市场认知度都停留在普通人的惯性思维模式,而很多东西看不清的时候,往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是极其保守的,或者很多时候是错误的。这会导致丧失一些极其好的市场机会。而一旦他们看到赚钱效应明显和后悔当初没有做出决策导致的自我否定后,又会做出非理智的举动,这也就导致很多人追涨杀跌。股市一九定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会犯习惯性思维的错误,也就是对市场的误判,而逆向思维往往是对的,至少不用深究其正确与否,也不用评价是否专业,他只要与大多数人认识相反,获胜的几率就大很多。这就是股市相反理论。
800元的茅台确实价位很高,能下决心买的人不多,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我们可以思考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去找到与人不同的市场认知,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而且必须是独立的思维模式。从茅台现象可以分析出很多人性的优缺点,去审视自己的投资行为,自己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
从国运看茅台
1月11日,我在河南省某银行分行私人银行部举行的价值投资分享会上,提出了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观点,启发大家的思维模式。笔者列举了房价这些年的升值变迁的案例,如果当初能预测到房价涨到今天的高度,是不是当初砸锅卖铁也要买几套房囤着?但这都是事后才看清楚,当时是模糊的,甚至是怀疑的,观望中房价屡创新高。这就是惯性思维导致的后果,后悔已经晚了。
那么我现在就提出未来随着国运的增强,经济的好转,消费升级的到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得更远,站在未来看现在呢?这样你的视野更宽了,不会只考虑眼前的得失,可以看得更长远。我在分享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投资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都说为了生活得更好。其实也就是大家都期望明天更美好。
茅台现象我们把他理解为社会发展的升级体现,中产阶层的崛起,消费升级所需求的高品质体验,酒文化的传承与升华。茅台各种属性的挖掘,都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茅台身上所赋予的独特概念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这是老天赐给我们的大礼,我们应当珍惜。我们做过测算,再过10年,茅台每股收益有望达到120元到150元,每股净资产500元,股价4500元。那么现在看看800元的股价高了还是低了?站在未来看现在,你的格局才够大,你的视野才够宽。你才能客观地思考现在你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不至于犯大众化的惯性思维错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