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港股市场持续震荡下跌,大多数公司股价跌幅明显,但也推升了公司的回购热情。7月港股单月回购额突破百亿港元,刷新历史新高后,8月市场稍作喘息,9月至今港股市场又掀起新一轮的回购潮。数据显示,9月有83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购,为2011年9月以来单月回购公司数量最高;而10月已经有74家公司回购,预计大概率超过9月。
市场人士表示,公司大规模回购,不仅因为公司认为当下股价被大幅低估,还表示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且有充裕的现金流。三季度的公司大规模回购,表示港股历史上第五轮回购潮已经拉开了帷幕。
回购股份热情高涨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自1月底创下历史新高后便持续震荡下行,截至10月17日恒指较年内高点已经跌去约24%。随着大市向下,市场大多数个股股价也一路走低,市场交易情绪一再受到打击。而就在股价走弱的同时,公司回购情绪却异常的高涨。
万得数据显示,今年7月港股市场股票回购金额达到了110.98亿港元,刷新港股历史上最高单月回购金额纪录,当月回购公司68家。8月,市场稍作喘息,当月回购金额下降到16.96亿港元,回购公司46家。而进入9月,上市公司回购热情再出现升温,回购金额为36.43亿港元,在港股历史单月回购金额中处于高位;回购公司83家,为2011年9月以来单月回购公司数量最高。而10月刚刚过半,回购公司的家数已经达到了74家,预期单月该指标将再次刷新逾7年新高,而回购额度目前录得18.52亿港元。
从9月1日至10月17日的回购情况来看,出手回购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科技板块、物业、投资等板块上,而投资额度上则以房地产和科技板块遥遥领先。万得数据显示,期间回购额在1亿港元以上的公司有15家,其中最高为腾讯控股回购额逾8.87亿港元;利福国际、世茂房地产、中国宏桥、复星国际、碧桂园、长实集团、中国燃气、中芯国际、神州租车、新世界发展、长和、理文造纸和裕元集团均位列回购额前端,回购额度在1亿至6.22亿港元之间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包括腾讯控股在内的一些新经济公司也出现在回购的名单中,如金斯瑞生物科技、雷蛇、天鸽互动、金山软件等。而腾讯控股自9月7日起,已经连续24个交易日均持续在市场回购股份,共动用8.87亿港元,回购284.8万股,公司上一次回购还要追溯到2014年的年中。
回购或提振投资信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港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金额共计79.21亿港元,其中各月分别为4.63亿、4.24亿、9.40亿、14.64亿、17.21亿和29.09亿港元,可以明显看出三季度回购金额出现了走高趋势,显示港股历史上第五轮回购潮已经拉开了帷幕。分析人士称,由于港股市场的总市值扩大,加上港股通资金的加入,当下港股公司回购额度出现放大合情合理。
而回顾历史数据可以看到,港股市场历史上有过四轮规模较大的回购潮。第一轮是在2007年股灾之后的2008年,全年回购金额达到175亿港币。第二轮回购潮是在2011年的3月至12月,阶段回购额共98亿港元,规模较第一轮回购潮有所缩小。第三轮回购潮在2013年的3至7月,回购金融共计69亿港元。第四轮回购潮是在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回购额达到275亿港元,可以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总结历史上前几次的回购潮,还是有一些共性存在的。首先,出现回购潮之后,港股市场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2008年回购潮后接下来10个月恒指涨幅达到63%;2011年回购潮后,2012年前4个月恒指涨幅14%;2013年回购潮后,当年下半年恒指累计涨幅也达14%;第四轮回购潮规模最大,此后恒指直接刷新了历史新高,去年至今年初的这一波港股涨势中,恒指在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涨幅高达73.85%。其次,此前的几轮回购潮都发生在港股市场下跌的过程中,似乎是在为牛市行情蓄势,一旦牛市行情开启,回购潮就会戛然而止。第三,上述回购潮都不是单月独立出现的,而是长期的,涉及行业广泛且大规模的股票回购。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港股公司大规模回购,不仅因为公司认为当下股价被大幅低估,还表示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且有充裕的现金流。此外,对于公司而言,逢低回购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目前港股虽然趋势偏弱且投资情绪不高,但仍具有估值洼地和优质企业强劲基本面的支撑,因此港股市场此番掀起的第五轮回购潮,或显示市场中长期仍有可能出现上行趋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