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复的抽样比对和模型修正,将形成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的数字化模型,以便政府更好地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疫情阻碍了人员往来,但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项目可以通过远程协作方式完成,我们与拉美合作方一直保持密切合作。"中国-哥伦比亚智网互联实验室中方主任罗训说。
中国-哥伦比亚智网互联实验室由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哥伦比亚圣地亚哥卡利大学于2019年牵头成立,旨在对中国和拉美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联合研究。
"近年来中拉经贸合作迎来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双方科技合作,哥伦比亚就是很好的例子。"罗训说。
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产自哥伦比亚的咖啡、香蕉和鲜花等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熟知。
"布埃纳文图拉港是哥伦比亚重要的太平洋沿岸港口,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港口业务量,提高港口运转效率,中哥智网互联实验室正在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帮助布埃纳文图拉港口升级改造以及规划建设新港口。"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中国科学家正立足拉美国家不同国情,为拉美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今年1月,一场以"中国科技进展"为主题的论坛在秘鲁2022年夏季国际科学大会上引发热烈反响。发言的6名中国专家是由中国-哥伦比亚智网互联实验室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共同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充满活力。"秘鲁驻华大使馆科技事务主管伊万·特略介绍,为加强与中国的科技合作,2020年秘鲁驻华大使馆决定设立科技部门。近年来,秘中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以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医疗健康、可再生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秘鲁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在秘鲁的中资企业超过170家,各类投资累计达300亿美元。
特略表示,投资秘鲁的中资企业中很多都是科技企业,来自中国的智能设备技术先进、质量上乘,推动了数字技术在秘鲁国内的应用。
"中国和拉美国家都把数字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规划发展重点。"罗训认为,这为中拉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罗训介绍,在"一带一路"沿线,拉美国家的社交网络普及率和使用率较高,民众对于数字孪生、元宇宙等虚拟现实技术的进展并不陌生。此外,中拉在语言、文化、应用问题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互补性。
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是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在海南省的工作站,中国科学家们通过海洋数字孪生技术,模拟这三种海洋生态系统,为厄瓜多尔科学家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中拉科技合作取得的成果是双边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罗训认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问题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至关重要。
来自玻利维亚的马尔科·卡韦罗2012年来到中国,参与中国与玻利维亚卫星合作项目。
"中国离拉美很遥远,我从未想过会来到中国。我看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学到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识了很多著名科学家。"卡韦罗说。
中国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开放态度让卡韦罗选择在中国攻读博士。毕业后,他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继续留在中国,从事量子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
十年来,卡韦罗已从中拉科技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变成倡导者、推动者。为了让更多人在国际科技合作中获益,卡韦罗参与创办了安第斯路科学技术组织,在中拉之间架起一座交流知识、传递信息的桥梁。
"疫情的阻碍是暂时的,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未来中拉科技合作的机遇会越来越多。"罗训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