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数据解读:CPI和PPI连续两月回落 货币宽松仍有空间

北京
2015-11-11 10:00

已收藏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3%,涨幅较9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不仅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亦再次低于1.4%的市场普遍预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9%,跌幅再次持平于上月,也是连续第二个月未如市场预期出现收窄。

多方分析认为,CPI、PPI连续两个月涨幅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当前低通胀压力明显增大。为应对这一风险冲击,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也应继续增加,不排除再次同步降息降准的可能。 10月CPI涨1.3%,再次低于市场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鲜活食品价格下降较多的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10月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5.8%和4.7%,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1.6和5.7个百分点。 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10月CPI下降主要受食品价格回落影响,国外统计消费价格指数通常把食品和能源剔除,同时也有气温因素,因此CPI连续下降不能作为判断经济通缩的依据。价格水平和价格反映的供需关系说明稳增长政策起作用,经济在底部企稳。

10月PPI同比下降5.9%,与前两月持平。民生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认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叠加8月汇改后人民币贬值,带来一定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中央加大稳投资、稳增长力度,导致部分工业品需求企稳。

对未来PPI走势,朱振鑫表示,PPI已连续44个月负增长,中期来看,未来转正仍遥遥无期。一方面,上游去产能、去库存尚未结束;另一方面,伴随经济换挡转型,传统工业品需求将趋势性放缓。在产能有效去化和新增长点完全成型之前,PPI难摆脱低迷。 为防止价格走势下滑,维持经济企稳态势,多位专家认为四季度货币政策有宽松必要。

朱振鑫表示,通缩压力加大,货币宽松仍有空间,财政政策将更积极。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杰认为,随着物价上升压力下降,在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和国外出口环境不利双重因素影响下,货币宽松仍存在加码空间。"预计后期货币政策偏向宽松,年内再次降准、降息预期仍在。"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我们认为央行有必要继续降息,判断到年底之前央行可能还会有一次降息,而明年一季度还会有1-2次降息,而这过程中伴随着降准的持续出现,后者出现的时机和频度更多的是根据外汇占款的波动而相机抉择。"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