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从发财梦中惊醒,中国百姓高收益投资“有去无回”,资金重返银行储蓄

彭博
2018-09-07 14:34

已收藏


导读:随着中国去杠杆、强监管的推进,资产泡沫被缓缓挤出,数以百万亿元计的民众财富,正面临无处安放的窘境。出海投资无门,股市节节败退,楼市“房住不炒”,理财加强监管,P2P频频“爆雷”,从低收入、中产阶层直到高净值群体,无不在为资金投向头疼不已。
 
流年不利。对于Anna Teng来说,曾经安全的高收益产品,如今已经变得像买彩票一般难以掌控盈亏。
 
出身名校的Teng目前在上海一家公司任市场部经理。今年5月,她敏锐嗅到P2P行业风险积聚的危险气息,旋即把分散在6个P2P平台中的资金退出转投股市,但7月时她又向校友创办的P2P平台新做了一笔投资。目前,她的股市投资缩水两成被套牢,P2P平台惨遭“爆雷”,资金血本无归。
 
我身边的人都有这个困惑,现在究竟哪里才是安全的投资渠道,”Teng谈到,她的母亲今年以来在股市也已经损失约30万元人民币。眼下她还有30万元资金趴在银行理财产品和余额宝里,回报甚微,“以前10%的回报率都觉得不算离谱,现在我只求能保本,根本不敢想回报。”
 
这并非Teng一个人的遭遇。随着中国去杠杆、强监管的推进,资产泡沫被缓缓挤出,数以百万亿元计的民众财富,正面临无处安放的窘境。出海投资无门,股市节节败退,楼市“房住不炒”,理财加强监管,P2P频频“爆雷”,从低收入、中产阶层直到高净值群体,无不在为资金投向头疼不已--瑞信集团报告估测中国居民财富规模达29万亿美元之巨,并预计未来五年还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2022年时将达到39万亿美元的天量。
 
“中国老百姓都有发财梦,真正的中国梦就是发财,”独立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前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谢国忠在采访中说,“他们总以为有别人会接最后一棒,所以特别容易被骗。”
 
中国上证综指今年以来已深跌18%,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排名垫底,十几只针对高净值人群的信托产品和部分高端私募基金也面临兑付困难,7月份就有至少223家P2P平台爆雷--因逾期兑付、经营不善而导致这些平台停业、清盘或倒闭--让爆雷总数达到4500家之多,8月份新增65家关停和问题平台;债券市场上,公募债券已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违约规模。
 
对高风险事件频发的背后原因,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认为比较复杂,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是实体经济增长进入“L”型筑底的结果,企业不能再支持相对较高的利息,同时金融系统收紧又不能借新还旧。
 
安全第一
国内信托产品一般能提供6%的回报,更不乏有超过10%回报率的P2P产品;7月份时,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提示投资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对亏本的恐惧也正让老百姓放弃对高收益的盲目追求,根据央行数据,今年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存款同比增长8.6%至逾68万亿元,创下一年以来最大同比增速。
 
中国民生银行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指出,一些投资者接受教训之后就变得不再那么激进,“最终会有不少‘避险’资金回到银行或者传统的金融机构,可能重新变成存款,也可能进入低风险的货币基金。”
 
目前中国的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为1.5%,货币基金的余额宝提供约4%收益,相比之下,银行及理财等提供的收益并不逊色,部分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高达4.2% ,普益标准追踪的8月最后一周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4.6%。
 
此外商业银行也在通过更多创新传统存款产品,来吸引“避险”资金回归,例如收益更优的结构性存款规模今年规模同比已增逾五成,正迈向10万亿元大关,即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期权衍生工具,提高收益率,挂钩的资产可以包括外汇、贵金属、ETF指数等;保底收益通常略低于同期限的理财产品,但有机会在一定条件下取得高收益。
 
野村国际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指出,投资者从P2P撤出资金之后,可能暂时把钱放在银行存款,或者购买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原因是觉得这些地方更安全些,不会出现亏本。他认为在近期股市大跌之后,市场信心比较疲弱,投资者还暂时不会去抄底。
 
Anna Teng对此表示认同,“现在可以信任的也就银行了,我应该会把更多的钱放到银行,股票和P2P是不敢再碰了。”

来源:彭博,译者:Coral Zhong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