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研究显示反腐行动或对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华尔街日报
2019-03-28 15:50

已收藏


对于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而言,他们最喜欢的消遣方式是试图弄清楚中国官方经济增长数据有多大水分。中国政府公布的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6%,按照中国的标准衡量,如此低的增长率足以引发对失业的担忧。不过,这样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任何其他主要经济体都是值得庆贺的。

发生了什么?

上周,四位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中国自2008年以来的实际年经济增速比公布的数字低约1.7个百分点。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程度比官方公布的情况大得多。这四位经济专家分别是芝加哥大学的谢长泰(Chang-Tai Hsieh)、香港中文大学的宋铮、Wei Chen和Xilu Chen,他们对中国官方经济数据进行了两项重要测试。

研究显示反腐行动或对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首先,四位经济学家研究了各省上报的GDP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著低于各省数据的总和,自2002年以来就存在这种现象。不过,国家统计局是否对地方官员上报的数据进行了充分修正?地方官员的升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任地区的经济表现。第二,四位经济学家研究了GDP组成部分的替代性指标,并根据增值税方面的信息计算得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于乐观。

但原因何在?2008年发生了什么?这四位经济学家称中国国家统计局从2008年开始显著高估了GDP增长数据。2013年又发生了什么?这一年中国各地生产总值的加总与国家统计局核算的GDP数据之间出现了特别大的误差。

这些问题并不是这份报告的研究主题。不过,谢长泰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补充了一些对这些经济数据的政治分析。在2008年全球经济崩溃时,中国推出了一项规模庞大的开支和贷款计划,避免了国内经济出现严重滑坡局面。谢长泰说,当时的政治紧迫性以及国家统计局的压力是,通过GDP增长数据来展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实力。(举例来说,中国公布的2009年GDP增速为9.4%,这四位经济学家称实际增长率为8%。)

2013年,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反腐行动。谢长泰、宋铮和清华大学的白重恩在一个月前发表的一份论文中指出,这场反腐风暴使得中国地方官员对签署投资协议采取了谨小慎微的态度。

他们写道,许多记录显示,这场反腐行动削弱了地方官员扶持当地企业的意愿,这可能是因为之前他们扶持地方企业的主要动机是获得经济回报,也可能是因为担心被指控收受好处。

这一分析与谢长泰最近这份有关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论文相吻合。报告的作者们发现,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统计到投资减少的情况。

谢长泰说,省长或省委书记的政治权力常常大过梳理经济数据的国家统计局官员。他问道:“当国家统计局局长与上海或北京市委书记发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谁会占据上风?”在中国,省长或省委书记的政绩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投资的能力来评判的。

来源:华尔街日报,译者:Coral Zhong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