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投资

外资企业"掘金"中国银发产业

哈尔滨
2015-10-21 09:11

已收藏


伴随中国社会加速的老龄化进程,外资企业也在最近几年开始逐步涉入中国银发市场。外资的强势"补位",一方面满足了中国人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提醒着国内企业当下"缺位"的尴尬。

美国律师史比德尼克创立的中国老年人护理公司正计划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在中国东部城市杭州,开设其在中国的首家养老院。连日来,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驻上海的研究人员正忙着测试面向老年人的营养饮品口味;金佰利公司则已在电视上投放成人纸尿裤广告,并正在扩大该产品的网络分销。

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养老市场的动作已愈加频繁。早在2012年,上海凯健华鹏老年服务有限公司在浦东成立,与之前成立的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经营性养老服务机构上海凯建华展老年护理有限公司一起,被许可在中国试用统一品牌"凯健国际"进行养老业务经营和推广。

去年12月,大连市首家外资养老护理日托中心开业。该中心由大连市与日本维斯福祉有限公司合办,采取公建民营方式。据大连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该行动重在引入国外日间照料机构先进的管理、经营与服务理念,未来将继续鼓励外资机构进入大连市养老产业。

在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黑龙江省,众多超市内都有国外品牌的老年人奶粉、补品,而一些进口商店内最近也开始出售大字键盘、可折叠手杖等针对老年人的商品。

去年年底,中国商务部、民政部发布公告,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独立或与中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合资、合作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鼓励外国投资者发展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开发优质养老机构品牌。

博隆咨询分析师朱翔曾表示,鼓励外商投资营利性养老机构,一方面是更加明确地开发了高端养老服务业,同时也给市场一个信号:中国养老市场的发展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今后20年,中国将年均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迎来老龄化高峰,老年人口预计达4.87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经表示,中国老年人市场消费的年需求已达到1万亿元,但实际供给却不足1000亿元。不可小视的是,这个市场规模还在迅猛增加。 然而,快速的老龄化进程并没有伴随完善的银发市场。在老年人口比例近20%的哈尔滨市,无论是衣物、家居用品还是科技产品,想要在繁华的街市中寻找到售卖老年用品的专门商店,就算花上一天的功夫也难寻一两家。而在仅有的所谓"老年用品专柜"中,最多的商品也多是医疗器械、药品和保健类食品。

专家认为,中国国内养老市场的缺位现象产生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老年人的购买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不高,这种刻板印象让不少厂家不愿意针对老年消费群体专门设计产品。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表示,目前中国有许多老年人其实处于中等收入水平,退休金比一般大学毕业生都要高,但限于过去贫穷的生活经历,消费观念有时显得较为保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老年人市场其实是存在差异性的。"如今有不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老年人愿意花钱追求更有品质的退休生活,不能忽视这部分细分市场的需求"。

养老服务业涵盖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产、医疗服务、文化健身娱乐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养老产业刚刚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过渡,供方不足。英国咨询机构明特尔集团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养老领域内的先行者大多关注的是改善健康状况或解决健康问题,但中国许多老年人身体健康、精神活跃,希望去旅游,因此满足这部分人强烈的娱乐需求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朱翔认为,从深层次而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特别是鼓励民间投资和境外资本加盟经营,有助于调整投资结构,拓展消费需求,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