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贸易

中国进出口继续"双降" 明年年初压力不减

北京
2015-12-09 08:55

已收藏


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延续"双降"态势:当月出口1.2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降幅与上月基本持平;进口9100亿元,下降5.6%,降幅有所收窄。

进入下半年,中国对外贸易连续出现负增长。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这折射出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出口正承受国际市场不景气和国内相关产业竞争优势变化的双重压力。 经济学家刘世锦认为,近几年中国出口增速减缓,有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增长乏力的影响,但主要还是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竞争力相对下降所致。

国内经济放缓以及结构调整导致的对传统进口商品需求不足,是进口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这可以从前11个月煤、钢材等进口量减少得到印证。"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 他认为,近期美元指数走强,11月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延续了震荡下跌行情,也是进口维持收缩状态的另一重要原因。

不过,与10月份相比,11月进口降幅收窄了10余个百分点。对于进口略微改善,业内人士分析说,一方面,去年下半年月度进口额普遍较高,11月为其中的相对低点;另一方面,中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以及加大进口鼓励政策等,都对进口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海关总署当日公布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继续下滑。11月这一指数为32,较10月回落0.8,表明明年年初中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此前,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公布的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项下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至年内最低点,仅为46.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这预示外需水平可能进一步下降。 综合各种因素,业内专家认为,今年年内出口存在继续温和下行的可能性。到明年年初,进口增速维持负增长也是大概率事件。

刘世锦认为,出口对增长的支撑作用不可低估。对于新挑战,需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此必须加快出口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要与资本的引进和输出相结合,有效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位置。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