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聚焦扶贫日•分析报告:金融、电商等扶贫新兴形式涌现助力农民精准脱贫

北京
2015-10-16 17:09

已收藏


16日召开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传递的信号显示,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记者近期调研发现,为加快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各地近年来加速了开发式扶贫的步伐,在进一步深化传统的产业扶贫形式外,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社会扶贫等新兴形式涌现,为贫困农民精准脱贫开辟了联系市场的新路。

--产业扶贫深化升级 获多方力量支持

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视察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强调把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办好的三件实事之一。实际上,不少贫困地区很早就启动发展产业帮助贫困地区致富的探索,但如何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是摆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通过多年实践探索,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各地产业扶贫出现了进一步深化发展。除了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外,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等新形式出现,政府、企业、社会开始协同推进,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位于福建中部山区的大田县屏山乡森林覆盖率达77.7%,是国家级生态乡镇。但"九山半水半分田,穷得只剩下好生态。"屏山乡党委书记连仁山坦言,茶产业是屏山的特色产业,全乡拥有1.8万亩的优质茶园,人均超过1亩茶,全乡70%的农民收入靠茶叶。"就茶叶做茶叶,附加值低,效益低",连仁山说,"茶叶不仅是农产品,还是工业产业、旅游产品",这几年屏山乡以茶为媒促进茶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推进茶叶由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型升级。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旅游扶贫是下阶段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将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开发中的战略作用,实现到2020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17%(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民营企业也加入了扶贫大军,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组织引导"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积极提供对接平台,协调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开发资源、捐赠救助、智力帮扶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金融扶贫创新改革 新兴形式涌现

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将金融资源引入扶贫开发,形成产业与金融互动、银行与政府合作的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是探索新型担保模式,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一是小额信贷与互助资金相结合的模式。即将小额信贷的到户贷款贴息政策与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结合起来,将贫困村扶贫互助社的互助资金作为担保金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按比例放大贷款规模对贫困户进行授信,贷款利率不上浮,贫困户贷款实行全额贴息。二是财政扶贫资金与企业出资相结合的模式。湖南省麻阳县扶贫办2013年初以谭公冲村集体名义,将1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与项目合作企业出资的5万元,共同建立产业扶贫担保金存入农村信用社,为该村产业农户申请贷款提供集体担保。

其次是创新金融产品,扩大贷款抵质押物范围。部分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破解贫困农户贷款难、金融机构风险高的困局。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截至2014年末,农行在贫困地区的贷款余额达9725.6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4655.5亿元,贷款年复合增长17.7%。同时,农行在吉林、湖北、福建、重庆、山东5个省8个市(县)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有效扩大了贷款抵押物范围。"当前许多农户由于缺少抵押物而无法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土地作为贫困农民的核心资产,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果被纳入抵押品范围,将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农民的贷款难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 第三,拓展融资渠道,私募债、互联网金融等扶贫新形式涌现。各地一方面通过出台贴息、减税、支农再贷款等配套支持政策,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另一方面积极运用债权等资本要素形式,吸引民间社会资本的加入。

山西省去年备案发行了山西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双合成项目私募债,这是山西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参与企业发行的首只私募债券,有效缓解了参与产业扶贫企业的融资难题。 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下,宜信公司等将小额信贷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探索互联网金融P2P扶贫的"宜农贷"模式。"宜农贷"平台主要帮扶对象是贫困地区有劳动能力和创业梦想的20-60周岁已婚妇女,根据其信用和能力,贷款金额从3000元逐步提升到20000元。截至2014年末,"宜农贷"已覆盖11个省的21个国家级贫困县。

--电商扶贫效果显著 知识青年积极加入

在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稳步推进的情况下,电商大军也加入了扶贫队伍。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14年县域暨农村电商数据》显示,2014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全国贫困县网店销售额超过120亿元,同比增长58%。而网店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贫困县由2013年的11个增长到2014年的21个,电商扶贫效果初显。

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电商扶贫的政策支持。2015年10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会议决定,力争到2020年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并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预计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

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财政部、商务部就开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计划。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范围从2014年的56个示范县扩大到200个示范县。其中,中西部县区占82.5%,贫困县占比超过43.5%。中央财政计划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进行对口扶持,尤其是赣南、黔东、陕北等革命老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甘肃省陇南市已经确定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目前已在陇南9县区普遍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扶贫综合服务中心,在450个贫困村创建了一批电商扶贫示范网店。截止2015年8月,陇南全市网店达到6837个,网店销售总额8.9亿元。通过开展电商扶贫,贫困人口纯收入人均增加240元以上。此外,甘肃省还在75个县区选取了225个贫困村,展开了电商扶贫试点工作。 大学生村官等知识青年也加入电商扶贫的队伍。在甘肃陇南的草滩村,大学生村官张璇开办了一家名为"鸡峰山珍品"的网店,在一年半时间里帮助周边群众销售土蜂蜜、土鸡、土鸡蛋和山核桃等山区特产,累计销售额达到了180万元。现在这些大山深处的土特产远销到全国20多个省区,许多土特产的销售价格翻倍,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