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是欧佩克的重要成员之一,超过90%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出口。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伊拉克2015年GDP增速为0.5%,人均GDP约为5000美元。
由于国际油价下跌、国内反恐战争持续、政局动荡、腐败等因素,伊拉克经济陷入困境,国内安全形势恶劣,政府效率低下,外国公司在伊拉克投资需考虑风险。
经济单一
根据伊拉克议会批准的2017年年度预算,财政收入约为668亿美元,同比下降3.3%;财政支出约为852亿美元,同比下降4.8%;财政赤字约为184亿美元,同比下降10.0%。2017年预算以石油日出口量375万桶、每桶价格42美元为编制基础。
由于国际油价下跌、反恐等因素,伊拉克2014年GDP萎缩了2.4%,2015年GDP增速虽达到正增长,但财政赤字达到15%,需要求助国际社会进行援助才能维持政府运作。
伊拉克经济结构单一,非石油行业2014年仅占到GDP的7%,在2015年仍进一步下降,私人消费与投资情况逐年恶化。
伊拉克拥有3400万人口,公务员数量奇高,达到700万。这与伊拉克特殊的政治生态有直接原因。伊拉克财政部长说,国际油价长期在低位徘徊使得经济陷入困境,在2016年4月后中央政府已经很难向近700万公务员支付工资,战后重建的资金更加难以筹措。
中资企业投资情况
伊拉克石油储量丰富,但工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差,国内大量工业和农业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这将吸引外国公司到伊拉克进行投资。
2015年,中伊双边贸易额达到280亿美元,中国是伊拉克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以及石油进口国。截至2016年2月,约有一万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生活和工作。中资公司主要在石油、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投资。
由于国际油价长期在低位徘徊,伊拉克政府维持运作已属不易,战后重建的资金更是难以筹措。伊方信用证付款方式,中国国内银行出于疑虑不直接托收,需要中东或欧美著名银行进行担保,导致程序复杂和交易延误。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建议对于非石油行业的投资,我国企业在评估风险后,宜与伊拉克国营大公司进行合作,详查其背景和资信情况,降低亏损风险。
投资风险高
伊拉克目前政局动荡,内阁改组受阻,自2016年4月以来政府处于瘫痪状态,使得许多外国公司的投资被迫停顿。
伊拉克政府更迭频繁,历届政府虽然会遵守前任政府签订的合约,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此外,伊拉克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腐败情况饱受批评。在伊拉克投资必须考虑到此类政治风险。
自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伊国内安全局势一直未能改善,爆炸、绑架事件频发。自2014年伊拉克政府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开展反恐战争以来,伊拉克境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恐怖袭击。
据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统计,2016年4月伊境内发生的暴力冲突和恐怖袭击造成至少741人死亡、1374人受伤。2015年11月,中国公民樊京辉在伊拉克被“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杀害。
政局动荡
伊拉克中央政府目前面临四大难题:打击“伊斯兰国”、库尔德自治区问题、政府改组与经济下滑。伊政府2016年6月收复了距离首都巴格达仅50公里的费卢杰市,然后在10月开始收复第二大城市摩苏尔的战役。
摩苏尔市是北部尼尼微省首府,相比其它城市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也是伊石油主产区之一。库尔德政府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央政府必须将摩苏尔的部分管理权交给库尔德自治区,库尔德武装才会参与收复摩苏尔的军事行动。同时,库尔德自治区在2014年夺取了被“伊斯兰国”占据的基尔库克省。库区总统巴尔扎尼多次表态绝对不会将基尔库克省交还给巴格达,因为库区出口的石油绝大多数都来自位于该省的油田。
摩苏尔和基尔库克是传统意义上的逊尼派势力范围,以什叶派为主导的中央政府与库尔德自治区均没有充分考虑到逊尼派民众的利益,这为今后的动荡也埋下伏笔。在“伊斯兰国”被瓦解后,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库尔德自治区的矛盾将很快显露,二者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又很难做出让步,从摩苏尔到基尔库克这条石油带很可能是今后爆发冲突的诱因。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资企业势必要加入到伊拉克战后重建中,摩苏尔和基尔库克丰富的石油资源也会是中资企业的潜在投资对象。但在“伊斯兰国”被瓦解后,我企业进入尼尼微省和基尔库克省需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甚至军事冲突。伊拉克中央政府和库尔德自治区在这两个石油产区的矛盾难以化解,而逊尼派势力被边缘化后也可能加入到争斗当中。
同时,伊拉克正在进行的政府改组激化了各党派之间的矛盾,一度导致首都巴格达进入紧急状态。各政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煽动支持者冲击政府机构,使得中央政府几近瘫痪。伊拉克经济下滑使得长久存在的政治矛盾爆发,在经济短期内无法改善的情况下,伊拉克政局未来一段时间还将处于动荡期,这增加了我“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难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