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3月26日电(记者沈虹冰 姚友明)郭阿里在今年春天真的着急了,虽然她的企业去年产能过亿,但强烈危机感和转型需求,驱使她"三顾茅庐",在22日第三次登门拜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的朱德兰教授。
"朱老师,我们的智慧农业中心已经揭牌了,就请您应下这个中心主任,我们同心协力在`一带一路`上成就一番事业吧!"郭阿里言辞恳切。 早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这两个年近半百的女人脸上,一场春天里关于"一带一路"和农业合作的校企谈判正式拉开序幕。
十年前,郭阿里从西安市某机关下海创业,她创办的杨凌锦川管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小有名气;而朱德兰教授则在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守着研发出的20多项先进农业节水技术,过着淡泊的高校生活。
郭阿里的企业能生产管壁只有0.15毫米厚的滴灌薄管,并开始有了澳大利亚等国的外贸订单,不过去年秋天,她因为在一场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看到节水灌溉方面的参展商减少,探寻缘由后,开始谋划从设施农业部件提供商转型为综合农业发展方案服务商。
"我看准了,涉农企业必须转型,而且必须走出去。去年底,我们找到做农业大数据的公司,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设立了国际贸易、网上采购部门,同时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计划今年开始对经销商和农户进行大规模培训,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并抱紧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郭阿里说。
朱德兰和自己的团队,在2018年冬天推出了太阳能驱动移动式喷灌技术设备。这套并不完美的设备让郭阿里眼前一亮,她的企业正苦于研发类似产品,但遇到了巨大障碍。一次科研座谈会上,两个女人相识了。
起初,朱德兰对郭阿里抛来的橄榄枝心存顾虑,她说自己见过太多校企合作失败的例子,多数民营企业都在利用高校和教授的名牌做急功近利的事,最终企业也没能帮助学校真正把技术推向市场。不过这次,郭阿里连续三次上门向她解释自己的发展蓝图和合作设想,也许是同龄女人相通的心,也许是郭阿里的诚意,朱德兰最终被打动了。
透过今年中国政府一号文件,郭阿里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希望。"中国国内农业面临全面转型,同时`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前景广阔,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郭阿里说。
"立足`一带一路`,全国买、全球卖,才是发展壮大的机会!"去年,从澳大利亚考察回来后,郭阿里开始全面整合公司业务。
随后,她快马加鞭,完成了对巴基斯坦、印度和中亚多个国家的投资可行性评估,准备输出中国农业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和节水灌溉经验,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听罢郭阿里的一番论述,朱德兰也明确表态说:"我们不仅有太阳能移动喷灌设备,还有水肥一体、GPS导航灌溉、陶瓷根灌,这些技术都可以先拿去用,等企业有了利润以后再说分成的事,我们只要能保证科研团队的基本开支就可以。"
朱德兰教授补充说:"我可以担任你们智慧农业中心的主任,也不想要年薪,只要你们帮助我们把这压箱底的20多项技术完成市场转化,能耐心地陪着科研人员向前探索,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就满足了。"
一个多小时的谈判,一套从依托企业商学院的培训开始,以太阳能移动喷灌设备和农业大数据分析为突破口,建立智慧农业推广发展的架构在两个中年女性的交谈中开始成形。
"很多教授目前只有10%左右的科研成果能够转化,我也希望这种现象能够有所转变。"她感慨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经搭建了"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平台,产学研合作、走出国门发展,将会是全新的尝试与挑战。
"朱老师,我们的智慧农业中心已经揭牌了,就请您应下这个中心主任,我们同心协力在`一带一路`上成就一番事业吧!"郭阿里言辞恳切。 早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这两个年近半百的女人脸上,一场春天里关于"一带一路"和农业合作的校企谈判正式拉开序幕。
十年前,郭阿里从西安市某机关下海创业,她创办的杨凌锦川管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小有名气;而朱德兰教授则在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守着研发出的20多项先进农业节水技术,过着淡泊的高校生活。
郭阿里的企业能生产管壁只有0.15毫米厚的滴灌薄管,并开始有了澳大利亚等国的外贸订单,不过去年秋天,她因为在一场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看到节水灌溉方面的参展商减少,探寻缘由后,开始谋划从设施农业部件提供商转型为综合农业发展方案服务商。
"我看准了,涉农企业必须转型,而且必须走出去。去年底,我们找到做农业大数据的公司,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设立了国际贸易、网上采购部门,同时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计划今年开始对经销商和农户进行大规模培训,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并抱紧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郭阿里说。
朱德兰和自己的团队,在2018年冬天推出了太阳能驱动移动式喷灌技术设备。这套并不完美的设备让郭阿里眼前一亮,她的企业正苦于研发类似产品,但遇到了巨大障碍。一次科研座谈会上,两个女人相识了。
起初,朱德兰对郭阿里抛来的橄榄枝心存顾虑,她说自己见过太多校企合作失败的例子,多数民营企业都在利用高校和教授的名牌做急功近利的事,最终企业也没能帮助学校真正把技术推向市场。不过这次,郭阿里连续三次上门向她解释自己的发展蓝图和合作设想,也许是同龄女人相通的心,也许是郭阿里的诚意,朱德兰最终被打动了。
透过今年中国政府一号文件,郭阿里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希望。"中国国内农业面临全面转型,同时`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前景广阔,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郭阿里说。
"立足`一带一路`,全国买、全球卖,才是发展壮大的机会!"去年,从澳大利亚考察回来后,郭阿里开始全面整合公司业务。
随后,她快马加鞭,完成了对巴基斯坦、印度和中亚多个国家的投资可行性评估,准备输出中国农业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和节水灌溉经验,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听罢郭阿里的一番论述,朱德兰也明确表态说:"我们不仅有太阳能移动喷灌设备,还有水肥一体、GPS导航灌溉、陶瓷根灌,这些技术都可以先拿去用,等企业有了利润以后再说分成的事,我们只要能保证科研团队的基本开支就可以。"
朱德兰教授补充说:"我可以担任你们智慧农业中心的主任,也不想要年薪,只要你们帮助我们把这压箱底的20多项技术完成市场转化,能耐心地陪着科研人员向前探索,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就满足了。"
一个多小时的谈判,一套从依托企业商学院的培训开始,以太阳能移动喷灌设备和农业大数据分析为突破口,建立智慧农业推广发展的架构在两个中年女性的交谈中开始成形。
"很多教授目前只有10%左右的科研成果能够转化,我也希望这种现象能够有所转变。"她感慨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经搭建了"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平台,产学研合作、走出国门发展,将会是全新的尝试与挑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