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在上涨超过三万点,创下近十年新高后,近期市场开始震荡。业内人士分析,震荡或因资金获利回吐,从大的趋势来看,未来港股投资生态向好。随着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市场的话语权正增强,再加上强劲基本面支撑的估值修复,港股投资生态正发生积极转变。
目前,通过港股通南下的资金对港股牛市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业内人士表示,南下资金的参与将香港从一个纯粹的“离岸市场”体系向“在岸市场”靠拢,港股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将得到提升,同时提升港股的流动性、降低波动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形成正循环。
基金业绩“水涨船高”
从今年年初的21993.36点,到11月29日收盘的29623.83点,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涨幅高达34.69%。“这一年多以来港股大幅上涨,所以我这边也一直在寻找好的港股私募基金经理。”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深圳一家私募机构遇到这样一位投资客,他个人目前手里有千万级资金需要投资,而港股今年的走势给了他很高期望,但他同时也对港股有“畏高”情绪,因此试图寻找好的港股私募基金经理,希望能进行一些合作。据招商证券私募学院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业绩稳定、成长性好的私募管理人都普遍大比例配置港股。
而公募基金方面,港股持续上涨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港股主题基金。数据显示,目前共有99只可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的基金,其中有35只基金为今年新成立。截至三季度末,港股主题基金总规模为826.73亿元,较2016年年末的586.05亿元增加240.68亿元。据深圳某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各家机构对港股的关注度提高,试图通过公募基金布局港股的意愿也不断高涨。
2015年3月底,监管层允许公募基金通过沪港通渠道投资港股,新发基金可以直接将港股写入基金投资范围,部分老基金也陆续召开持有人大会,将港股纳入基金投资范围。不过,直至2016年8月,港股通放开总额度限制后,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才开始“大举南下”配置港股。
不仅整体规模大增,港股持续上涨也为相关主题基金带来了颇丰的收益。数据统计,今年以来,99只基金的平均收益达21.81%;有14只基金业绩超40%。进入11月,共有5只沪港深基金分红,而上一次沪港深主题基金选择扎堆分红还是在9月。包括前海开源沪港深价值精选、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和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4只基金每10份分红金额均超1元,而在今年11月之前,每10份平均分红金额为0.46元。
基金三季报显示,沪港深基金在报告期内共持有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等113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其中腾讯控股最受沪港深基金欢迎,共有40只沪港深基金配置该股。此外,中国平安、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10只港股也都被10只以上的沪港深基金持有。而沪港深基金扎堆持有的这些港股在2017年都有不俗表现,其中腾讯控股股价已在年内上涨117.47%、舜宇光学科技的年内股价涨幅更是高达309.83%,中国平安、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瑞声科技等港股的年内股价涨幅也都在100%以上。
资金持续流向港股
对于今年港股的走势,从绝大部分观点来看,内地资金不断南下功不可没。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达到585.50亿元,这一数据是北向资金106.14亿元的5倍多,而截至目前南向资金的历史总流入额已达到6920.93亿元。
在近期港交所公布的互联互通3周年的“成绩单”中,截至今年10月31日,港股通三年以来累计成交33270亿港元,为港股市场带来了6,375亿港元净资金流入,内地投资者利用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金额已达8088亿港元,较2016年底增长一倍以上。今年前十个月,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在港股市场的占比增至7.2%,远高于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
而内地资金持续南下的态势仍在继续,如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港股通成交额于11月21日录得216亿港元,为2015年4月9日以来的新高;11月29日,南向资金在当日净流入29.86亿元。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沪深港通机制为两地市场带来了历史性的互联互通。通过交易总量过境、结算净量过境的独特创新,两地市场可以在充分保留各自市场监管规则、市场结构和交易习惯的前提下,实现完全市场化的交易互联互通,以最小的制度成本为内地资本市场取得了最大效果的开放,也大大提升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分析人士指出,推动港股上涨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逆转的迹象。虽然经历了大幅上涨,但港股的估值优势仍然明显。恒生指数的估值仍低于全球主要指数,并且与历史情况相比也不算离谱。目前在估值方面,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的市盈率逐渐修复,但国企指数的市净率仍处于近10年来的低位;恒生国企指数2017预测PE为9.83,低于过去10年来均值。由于对基本面的预期差较大,内地资金南下趋势并未中断,这为港股继续走牛奠定了基础。
港股投资生态向好
业内人士分析,长期以来,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和内地的股市严重低配,过去一二十年间海外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优异表现即为印证。反观香港股市,如果剔除十年增长40倍的腾讯控股,年化回报为-2.0%,与平均复合年化回报分别为7.0%和6.3%的美国标普500和印度市场几乎是天壤之别。
尽管今年恒生指数已上涨超30%,但其市盈率仍只有14倍,远低于其他主要市场以及恒生指数的历史均值。A股纳入MSCI指数开启了全球投资者增加中国配置的进程。随着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占比超过40%,将吸引全球资本回流投资香港和内地。
与此同时,随着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内地投资者在香港的话语权正在增强,港股投资生态正在发生积极的转变。主要的变化就是扭转港股“边缘化”市场的地位,提升港股的整体估值,尤其是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同时提升港股的流动性、降低波动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形成正循环。
据光大证券分析,香港市场的上行并非是单纯“估值扩张”,而是有强劲基本面支撑的估值修复过程。在经历了业绩下滑后,香港市场的基本面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复苏态势。受低基数效应推动,2017年主板同比业绩增幅有望达到30%以上。2018年盈利虽然同比在高基数效应下增幅下降,但依旧将保持正向扩张。业绩驱动和(龙头及权重股的)估值扩张,推动大市整体向上。与此同时,风格切换趋势延续,资金进一步向蓝筹和白马股汇聚。恒指和国企指数的权重股轮番上涨格局延续;而其他白马股也将继续与同板块个股拉开差距。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师张忆东表示,金融机构配置优质股权的大趋势刚刚开始,银行和保险等主流机构资金还会继续增配香港股市,特别是其中的中国核心资产。
深圳某私募人士表示,以往香港股市主要由海外资金主导,但海外投资者把香港市场作为只具有配置价值的市场来看待,常常造成港股大起大落。同时,海外投资者主要关注大市值蓝筹股,对中小市值的股票少有问津,导致这部分股票的估值折价很大,流动性也很差,但这些股票中确有一些具备投资价值。
东方财富证券认为,今年以来恒生指数积累了相当的涨幅,市场恐高心理趋强,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无疑会造成市场波动加剧,不过10月南下资金规模明显扩大,再叠加欧央行唱“鸽”利好,市场总体风险不大。同时,四季度开局以来美股表现强势,市场对美股看涨态度积极,港股或可借势上行,慢牛格局不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