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规划 > 分析评论

打造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混合动力体系"--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

北京
2015-11-12 10:21

已收藏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怎样应对?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看来,唯有实质性推进"攻坚克难"的全面改革,通过供给端创新打造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混合动力体系",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更长久的中高速增长平台。

"所谓`中国发展之谜`的背后,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这种制度供给支持了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将异常艰巨。"贾康说。 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离不开五大"动力源"--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和创新。贾康说,国际经验表明,各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前,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为主的"要素投入驱动",是一种粗放的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则需要制度和科技、管理创新发挥更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国新时期的增长动力,应是对五大要素源优化重构的混合动力体系。"贾康说,当前五大要素都存在明显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需要通过全面的制度改革化解制约,释放经济社会潜力,提高经济增长活力。

贾康认为,中国攻坚克难的改革,应从"增加有效制度供给"的角度实现创新和结构优化。要在充分尊重和敬畏市场的同时,理性地建设市场,坚持以经济手段为主和深化改革优化制度紧密结合。 在他看来,破解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涨难题,应立即调整人口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人口资本战略。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释放出人口政策进一步调整的积极信号,短期看将有助于扩大内需,长期看20年后会对冲人口老龄化对于发展的拖累因素。

贾康说,面对土地资源挑战,应积极审慎地推动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制度;而要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应全面实施金融改革,积极解除金融抑制,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上,要把金融多样化的改革真正对接到支持中国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中。

同时,还要深化改革为企业经营创业活动松绑、减负,激发微观经济的活力。"从自贸区扩围,到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门槛、负面清单、打造高标准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再到五中全会明确的`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以及进一步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这方面还有很多可做之事。" 贾康说,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支撑,还需要实施教育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这样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有效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也离不开国家行政、财政、国企、收入分配、价格、投资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

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贾康认为,这一改革已涉及更深层的系统性体制性问题,应从"减少审批项目的数量"转到"真正使审批合乎质量要求",建议将大部制改革和"多规合一"的制度改革一起配套推进。 对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他认为应按照既定的改革时间表稳步推进。一些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改革如以房地产税为代表的地方税体系建设、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推进转移支付改革等要敢于冲破桎梏敢啃"硬骨头"。

此外,要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价格改革等改革难题,确保改革能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到达一个非比寻常的关键时期和历史性的考验关口。"贾康说,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应从供给端入手打造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机制,敢于冲破阻力推动改革向深水区迈进,从而释放中国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活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扫清道障。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