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评估与展望

中国财富网
2019-12-23 16:22

已收藏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战略性公共产品。基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差异性、生态脆弱性、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不断提高的国际环境标准和中资企业“走出去”在投融资方面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金融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消除“一带一路”上一些国家的生态环保顾虑,有利于促进《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落实,还能推动全球投融资质量的提升,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积极作用,体现出中国日益上升的领导力和国际贡献,进而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自2016年开始,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令全球瞩目。一方面,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成为全球亮点,中国在金融界的绿色领导力亦获得国际赞赏和支持。中国绿色债券实现从无到有、一飞冲天的超常规爆发,全球仅有三个国家建立了绿色信贷统计体系,中国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自2016年中国将绿色金融首次列为G20国家领导人峰会的重要议题之后,全球不少国家渐渐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

绿色金融在中国发展的政策和实践,可以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提供目标、方向和镜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不断深入,将形成更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更加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提出应该在“一带一路”发展绿色金融,或介绍“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或者具体阐述某个方面,缺乏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必要性、相关国际实践以及中国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全面梳理、总结分析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发展现状和未来,有利于建立和形成更为系统化的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为进一步的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而且,更为客观地阐述中国对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可持续协调发展作出的贡献和存在的不足,既不使“一带一路”倡议被污名化,也不使其中的问题被忽视。

一、“一带一路”需要绿色发展

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累计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五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五通”为主要内容,与相关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造福相关国家。

总体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近年来,这些国家经济呈现出比较快的增长态势,但污染物排放快速增长,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同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环境相关制度不完善、环境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相对不高、环保投融资缺口较大,成为制约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瓶颈,亟须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一)“一带一路”区域的生态环境禀赋有优势,但脆弱性大、环境绩效低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有优势。如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总量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0%,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20%以上。南亚和东南亚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孕育了类型繁多的生态系统与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物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一带一路”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成为整个区域、甚至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一带一路”上多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导致大量污染物直接被排放到空气中去,燃烧化石燃料、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等都是空气污染的原因。人直接暴露在污染了的空气中,增加了疾病发生的可能。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未来受到城市污染危害的人口将继续增加。空气质量还可能影响陆地环境和水生态系统,造成对其他生态环境的破坏。大气污染的跨境流动扩大了其传播的范围,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的急速增加,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因此,空气污染并不仅仅是某个国家自身的事情,而是在更大范围受到关注,甚至成为全球性问题。

此外,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挑战。北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但占世界39.1%的哺乳类物种、32.2%的鸟类、28.9%的鱼类和27.8%的高等植物受到威胁。该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也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80%。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几乎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海洋生态问题长期存在,如气候变化、自然海岸线大量丧失、陆源污染排放过量、生态灾害频发、渔业资源枯竭等。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使得部分岛屿国家可能被海水吞没,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家。据科学家估计,到2050年,孟加拉国将会有2000万人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而被迫背井离乡。在东南亚和南亚沿海国家,陆源海洋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整体情况来看,其环境资源综合绩效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耶鲁大学等发布的《2018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报告》,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环境绩效指数排名中,前10位仅有马耳他、卢森堡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分别为第4、7位;而后10名却有马达加斯加、尼泊尔、孟加拉国、布隆迪4个国家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分别为倒数第6、5、2、1位。

(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资源丰富,但能源消费大、效率不高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提供了世界上70.5%的煤炭、54.2%的天然气、57.9%的石油、47.9%的发电量。东北亚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俄罗斯石油总资源量约为177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约为59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探明可采储量达到1570.1万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9%,居全球第二位。蒙古国有色金属非常丰富,覆盖面积占领土的30%。西亚石油资源极其丰富,中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可采储量接近全球一半。土库曼斯坦拥有全世界第六大天然气储量,探明储量达8万亿立方米。在世界前10位原煤可采储量最高的国家排名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据6个,分别是俄罗斯、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印度尼西亚,这6个国家煤炭可采储量占全球总量约48%。

亚洲清洁能源占比也很高,水能、风能和太阳能占比仅次于非洲。非洲风能和太阳能在各大洲中占比最高,尤其是北非的苏丹和埃及等国家,不仅清洁可再生能源丰富,也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能源资源消费属于粗放式方式。单位GDP能耗、物质消费、原木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均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0%以上,而对于单位GDP水泥消耗、钢材消耗、有色金属消耗、臭氧层能耗、水耗,则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或2倍以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消费了世界上50.8%的一次能源,包括72.2%的煤炭、47.1%的天然气、41.1%的原油、40.1%的水电。这些国家生产了全球71.8%的粗钢,却消费了占世界70.7%的粗钢和70.3%的成品钢材;生产了占世界81.8%的水泥,但消费了占世界83.2%的水泥。

二、“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情况

“一带一路”倡议明确提出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要求,秉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会沿袭发达国家主导的原有国际合作模式,而会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合作模式。中国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投入运营、发挥作用,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同时,中国通过自身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实践经验带动了“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大发展。

(一)重要金融机构的实践

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

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正式成立,成为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截至2018年12月,成员已经达93个,来自“一带一路”的小伙伴超过6成。

作为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亚投行高度重视绿色增长,在设立之初就将“绿色”理念深深地植入其投资理念和运营中,将运用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创新手段引导更多的公共和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基础设施的项目,积极推动环保节能型技术在传统项目中的推广和应用,帮助成员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2.新开发银行

2015年7月21日,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在上海举行了开业仪式,宣布将正式营业。新开发银行是首个没有发达国家参与的、由新兴国家自己建立的银行组织。

新开发银行不只是致力于为“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服务,未来要吸纳和服务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新开发银行聚焦在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瓶颈。

2016年7月21日,在新开发银行首次年会上,新开发银行行长瓦曼·卡马特(K.V.Kamath)表示,新开发银行的DNA已经成功打上了“绿色”标记。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新开发银行希望借助绿色金融,来推动新兴经济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其实,早在2014年宣布成立新开发银行的《福塔莱萨宣言》曾专门指出要“支持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及普及能源获取的国际合作”。

新开发银行开业一年内,打出了一套绿色组合拳,比如发布首批绿色项目、发行绿色金融债券。2016年4月,新开发银行公布了首批贷款项目,规模为8.11亿美元,支持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的四个绿色可再生能源项目237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每年避免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吨。2016年7月18日,新开发银行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成为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在中国发行的首支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金砖国家、其他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业项目。

3.丝路基金

2014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成功注册并开始运行,注册资本400亿美元,并在2017年获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是我国专为“一带一路”特设的主题性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

丝路基金不断进行开拓创新,为绿色项目的落地提供投融资便利,支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绿色和谐发展。第一,提供更合理的融资条件和结构,促进绿色项目落地;第二,在项目评估和投资后管理中倡导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三,不仅关注绿色项目“走出去”,更关注绿色项目“引进来”;第四,丝路基金是我国利用自有资金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性探索,在投资中关注期限更长、短期收益率较低但中长期收益较稳定的项目,与绿色环保类项目的投资周期相匹配。丝路基金首单投资中巴经济走廊的卡洛特水电站清洁能源项目,为巴基斯坦不仅提供特别优质的清洁能源,还会提供超过2000人的直接就业岗位,同时也会大大地促进当地电力配套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协调发展。这个项目成为丝路基金积极围绕“一带一路”重大投资领域和项目,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效益与风险进行综合权衡后快速实施的经典样板。丝路基金参与的迪拜哈翔清洁燃煤电站项目获得了行业领先的基建能源领域融资资讯平台IJ Global评选的“中东及北非2016年度电力交易”年度大奖。迪拜哈翔清洁煤电站项目为绿地开发PPP项目,总装机容量2400兆瓦,采用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符合欧盟及国际金融公司最严格的工业碳排放标准。

(二)中国对“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大发展的带动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主动运用绿色金融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控制并减少污染型投资。近年来,中国初步形成了系统性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是第一个定义绿色信贷和在国家层面推出绿色债券标准的国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在绿色资产定义、绿色项目激励机制等领域,中国也走在国际前列。中国在国际绿色金融领域积极发挥影响力,致力于将绿色金融逐步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促使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新型手段,进而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

一是运用G20平台推广绿色金融,组织开展国际性的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理念和发展。

2016中国利用主办作为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的契机,首次在领导人峰会上讨论“绿色金融”议题,并将由中国和英国作为共同主席的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撰写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成功列为G20峰会成果。

中国在绿色金融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后广受关注,在全球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受邀在G20的2017年汉堡峰会、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继续和英国一起共同主持G20绿色(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

目前,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计划考虑、开始发展绿色金融,形成“环球同此凉热”的盛况。蒙古国、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已经或开始制定本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并邀请中国参与。

二是中国大力发展绿色债券,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并积极在国际市场上推动绿色债券的发展。

据统计,2018年,中国发行人在境内和境外市场共发行了2826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同比增长12%,占全球18%。短短三年,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元,规模也位居世界前列。

2015年-201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在境外市场发行绿色债券、气候债券等,募集所得资金主要投放在“一带一路”的绿色项目上。

在中国的带动下,不少国家开始发行绿色债券。2017年斐济、尼日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国首次发行绿色主权债券,使2017年成为“一带一路”绿色主权债券元年。2018年,印度尼西亚发行12.5亿美元的5年期绿色主权债券,成为第一个在国际市场发行绿色主权债券的亚洲国家。

三是中国大力支持和推动绿色金融在“一带一路”上的交流、研讨、和合作。

中国积极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推广和交流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以来,中英两国在每次经济与财金对话中均写入绿色金融合作有关成果,并通过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城联合成立的绿色金融工作组,推动两国深入研究和发展绿色金融。2017年,中法两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合作写入对话成果。

2017年3月,泛美开发银行(IDB)组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八国政府和金融机构来华访问,双方就发展本地绿色金融市场深入交流经验。双方表示希望未来在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一带一路”、研究网络建设方面上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由国际金融公司(IFC)支持的、主要有多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协会参与的可持续银行网络(Sustainalbe Banking NetworkN),向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介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和案例,帮助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建立将绿色金融纳入到政策和业务中的顶层设计框架和具体实践评估方法。

2017年中国等8个国家的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发起成立了“央行绿色金融合作网络”(Central Bank and Supervisors 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NGFS),讨论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央行等监管机构的作用。截至2019年4月底,NGFS的成员数量已扩展到36个,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

三、“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展望:进入共生发展新时代

在全球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发展绿色金融将具有巨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杠杆效应。发展绿色金融是中国国家战略性优先事项,也成为相关国家的发展共识,获得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将有力地推动“一带一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进入共生发展新时代。“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将呈现中国和一些国家助推、一部分带动大多数国家发展,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赶学比超、各具特色的局面。

(一)“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潜力巨大,估算规模在百亿元人民币左右

“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提升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绿色投融资的机遇处于巨大的风口之上。“一带一路”的绿色投资,仅能源领域就有超过5万亿美元的投资前景。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的日益深入,尤其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锁定效应,将对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需求和推动。

金融机构将在相关能力建设支持的可获得性明显提升下,认识到绿色金融不仅仅是环境社会责任,而是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发展方向,从而推动金融机构从“不知道什么是绿色”,到“部分绿色”、到“全绿”,从“浅绿”、到“中绿”、到“全绿”。

可以说,“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发展,不仅是从量上有数十倍的发展潜力,还将在质上实现全绿。

(二)“一带一路”环境治理将受益于绿色金融“中国标准”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首倡之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建立绿色金融的“世界标准”,不仅可以继续提升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还将大大提升“一带一路”环境治理能力。2019年2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和国家能源局等7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进一步厘清绿色产业边界,明确概念定义、形成统一标准,将有限的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并将推动建立《目录》同相关国际绿色标准之间的互认机制。2018年11月,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中英两国机构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供参与“一带一路”投资的全球金融机构和企业在自愿基础上采纳和实施。

中国通过制定和推广中国绿色金融标准,提升“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共识度和便利性,降低资本在绿色产业上跨境流动的成本和阻碍,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化、标准化,推动形成全球全球化的绿色金融市场,提升“一带一路”环境治理。

(三)绿色投融资评估工具、成本和收益核算及分摊、风险定价和分担将不断做深做实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逐步走深走实,绿色金融作为灵活的市场手段,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的“一带一路”投融资决策过程之中,需要进一步应用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绿色投资评估工具,通过准入和评级等手段引导企业开展环境友好型投资,循着“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方向开展绿色投融资。

绿色成本与收益的不匹配、经济成本内部化和环境效益外部化的矛盾,将严重制约“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发展。通过研究、探讨和实施解决绿色投融资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的共享机制,开发创新型的绿色金融工具,将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带来多样化的产品、服务和渠道,助力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持续的需求和动力。

“一带一路”的生态环境脆弱性以及人民对生态环境较高的期待,意味着“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对环境风险、金融风险的定价和分担有较高的需求。绿色保险、绿色投融资担保等其特有的生态环境风险规避、转移和管理,通过相关绿色风险服务和产品创新,实现环境风险专业化管理,推动绿色投融资的顺利进行。通过把保险资金获得的大体量、长周期资金配置到绿色项目上去,实现资金和项目期限的匹配,为“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保驾护航。

(四)环境等信息披露更为规范透明,各界绿色偏好明显提升

环境等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持续强化环境等信息披露,可以提升绿色项目经营管理透明度,满足金融机构日益严格的ESG方面的监管要求;满足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需要;发现与环境相关的市场机遇,满足与环境风险管理相关的需要;有助于发挥金融中介和第三认证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作用,推动相关各方履行社会责任,加速金融和经济的绿色化进程。

2017年12月15日,第9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鼓励两国金融机构参照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为此,2018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城联合组织10家参与试点的中英金融机构共同探讨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时间表,共同目标旨在统一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实践和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共识,引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实践,提升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风险管理水平,以试点工作成果为中英金融业乃至全球金融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推动企业微观主体改善环境表现,从而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

四、结论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凸显绿色发展对于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金融不仅能够推动金融机构引导更对的社会资金进入“一带一路”绿色产业中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达成全球共同的生态环境关切和建设美丽新世界,还能够以更高标准、更好质量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的开发、设计、运营,满足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关于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推动“一带一路”金融体系的绿色化。

五年来,绿色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不少相关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较多的理解、支持、参与和发展,由主要以中国牵头拉动,逐步发展到一些国家和地区自主融合到“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中来。但是目前来看,“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巨大的需求;需要相关各国继续发展和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的“义”和金融市场的“利”之间的平衡;需要开发更多的绿色投资评估工具、形成更好的成本、收益、风险的计算、分摊机制,才能更好地开发出适宜的、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更为透明、开放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平、合理的绿色金融标准,才能形成更具公信力、更适宜国际资金开展投融资活动的“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大市场。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各个国家,由于生态环境的一体性,而发展到绿色金融的共生发展,国际资金与绿色产业的水乳交融,最终进入绿色金融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绿色金融”。由于中国首倡“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在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和国际领导力,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绿色金融责无旁贷,和相关国家一道,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好绿色金融的优势,推进“一带一路”绿色金融进入共生新时代,实现“一带一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曹明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