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28日保监会下发《保监会进一步强化万能险监管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并对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2家险企采取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后,一些万能险保费较为激进的险企,已经“悄然”下调了明年一季度的预售网销万能险收益。
据证券日报12月30日报道,一份某银行《合作保险公司2017年网销规模型产品统计表》显示,与该行有代理业务合作的5家保费激进型险企的20款网销万能险的最高收益仅为5.12%,这与此前这些险企11月份万能险动辄7%、8%的预期收益形成较大反差。
根据近期对8家万能险保费激进险企的11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梳理发现,235款万能险中,有154款结算利率高于5%,21款结算利率高于7%,甚至有3款结算利率达8%。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统计数据来自于保险公司的沟通信息,虽然这些万能险产品(主要在网银、电子银行等网销渠道销售)2017年一季度的预期收益较此前出现下调,但一季度各公司仍有可能改变策略,重新调整万能险结算利率,目前万能险与传统险测算收益供参考。
上述20款网销“规模型”万能险均被列为“重点抢售产品”。从产品期限来看,这20款产品,有1款实际存续期为6年,3款实际存续期为5年,其他产品的实际存续期均在3年及3年以下。
12月28日,保监会对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2家公司采取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的监管措施。同时,保监会表示,将对全部9家已报送万能险整改报告的公司,派驻检查组进行现场核查,根据核查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
事实上,2016年以来,为规范万能险业务发展,落实“保险业姓保”的政策理念,保监会密集出台了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完善人身保险产品精算制度、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等多项规定,对万能险的规模、账户管理、保障水平、结算利率等进行了完善和规范。
2016年5月至8月,保监会对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责令公司进行整改。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万能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结算利率恶性竞争等问题,保监会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业务。
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研究完善监管制度,做好已出台政策的执行工作,加强对重点公司的监测和窗口指导,对违规公司果断采取严厉监管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按照“保险业姓保”的要求,充分发挥万能险灵活、透明的优势,提升万能险产品的保险保障水平,优化万能险产品期限结构,防范相关风险隐患,推动万能险业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据证券日报12月30日报道,一份某银行《合作保险公司2017年网销规模型产品统计表》显示,与该行有代理业务合作的5家保费激进型险企的20款网销万能险的最高收益仅为5.12%,这与此前这些险企11月份万能险动辄7%、8%的预期收益形成较大反差。
根据近期对8家万能险保费激进险企的11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梳理发现,235款万能险中,有154款结算利率高于5%,21款结算利率高于7%,甚至有3款结算利率达8%。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统计数据来自于保险公司的沟通信息,虽然这些万能险产品(主要在网银、电子银行等网销渠道销售)2017年一季度的预期收益较此前出现下调,但一季度各公司仍有可能改变策略,重新调整万能险结算利率,目前万能险与传统险测算收益供参考。
上述20款网销“规模型”万能险均被列为“重点抢售产品”。从产品期限来看,这20款产品,有1款实际存续期为6年,3款实际存续期为5年,其他产品的实际存续期均在3年及3年以下。
12月28日,保监会对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2家公司采取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的监管措施。同时,保监会表示,将对全部9家已报送万能险整改报告的公司,派驻检查组进行现场核查,根据核查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
事实上,2016年以来,为规范万能险业务发展,落实“保险业姓保”的政策理念,保监会密集出台了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完善人身保险产品精算制度、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等多项规定,对万能险的规模、账户管理、保障水平、结算利率等进行了完善和规范。
2016年5月至8月,保监会对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责令公司进行整改。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万能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结算利率恶性竞争等问题,保监会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业务。
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研究完善监管制度,做好已出台政策的执行工作,加强对重点公司的监测和窗口指导,对违规公司果断采取严厉监管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按照“保险业姓保”的要求,充分发挥万能险灵活、透明的优势,提升万能险产品的保险保障水平,优化万能险产品期限结构,防范相关风险隐患,推动万能险业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