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制造业

从"黑灯工厂"看中国"智"造

新华社,北京
2021-09-07 15:00

已收藏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李宓)从钢板厂到手机厂,从家用电机到火箭点火装置零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向智能化生产迈进,引进了24小时不间断、无人值守进行生产的"黑灯工厂"模式。

"黑灯工厂",也叫智能工厂,因车间内的机器可以自动运作、不需要灯光照明而得名。在智能化浪潮下,黑灯工厂可以减少劳动力开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能进行一些危险品的生产,保障工人的安全。

让机器代替人去完成高强度、重复性乃至有危险性的劳动,是国内钢铁行业迈向智能制造的重要一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使用捞渣机器人后,出渣率由10%降低到9%,这一个百分点一年可为企业节省约60万元。

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基地。在人力和物力不增加的情况下,研究所经过适当的信息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改造和升级,实现了点火装置金属和安全机构制造单元的24小时工作模式。夜间自动化设备进行产品粗加工,白天工人上班后进行精加工及后续操作,生产效率提升了两倍以上。

在北京的小米智能工厂,机器"捏住"8英寸大小的手机两侧,模拟人手将屏幕反复向内对折。一部最新的折叠屏手机所需的200多道工序,绝大部分依靠智能设备完成,在"黑灯工厂"里诞生,年产量可达百万部。

位于北京的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为浙江一家电机及驱动制造商打造了集软硬件为一体的智能化"黑灯工厂"样板车间,支撑工厂高效运行,全面推进生产制造和物流的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水平,加快企业运营响应速度,最终实现产能提升。

旷视科技高级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徐庆才告诉记者,这个"黑灯工厂"是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它借助旷视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多设备集成协同作业,提升准确率,具有可追溯性。

徐庆才解释说,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对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单个设备的智能化,二是整个系统的智能化,三是场景智能,即具体的生产场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主感知、思考、执行并不断进化。

在今年7月举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在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部分领域技术创新应用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入。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